建国以来党的人口生育政策变迁研究

被引量 : 57次 | 上传用户:bin_go_0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问题是一个复杂综合的社会问题。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关系中,由于“每一种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地起作用的人口规律”。因而人口发展总是受到客观的人口规律制约,在人口发展中,生育则是起首要作用的因素,为此一个国家的生育政策和主张对人口乃至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极其重大本文以传统的生育文化为出发点,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口再生产理论并借鉴西方人口理论,对党指引下的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变化发展过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研究表明,新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即自然生育、节制生育和计划生育几个不同时期。其中计划生育阶段最具特点。新中国建立伊始,由于受到传统生育文化和战争时期人口观念的影响,我国实施的是“自然生育”的人口生育政策,虽然当时马寅初等人提出了“节制生育”的主张,但并未引起党和国家的重视,因此,正确的主张并末被接受,相反遭到了严厉的批判。60年代初期随着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的到来,“节制生育”政策开始实施。“文化大革命”的爆发,社会正常秩序遭到破坏,人口又处于盲目发展的状态。到了70年代初,急剧膨胀的人口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为了缓解人口压力,党中央、国务院于20世纪70年代早中期开始实施“晚、稀、少”的人口生育政策,这标志着我国生育政策开始步入有计划的轨道。为了给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80年代初期,我国实施了以控制人口数量为核心的计划生育政策,短短10年时问,到90年代初就将生育率降到了更替水平以下。新世纪以来,生育政策经过不断的调整和完善,并在各省、市计划生育条例、法规的基础上,形成了全国统一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确保了计划生育有法可依,逐渐形成了现行的人口生育政策。人口生育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控制了我国人口的规模,遏制了人口增长迅猛的势头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我国人口生育政策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逐步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人口老龄化加剧、出生性别比偏高、劳动力就业波动过大、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剧等,为了实现我国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适时适度地对我国现行生育政策进行调整。在容量、效率、公平、平衡的基本原则指导下,逐步放宽现行生育政策,以期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人口环境。纵观我国生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轨迹,可以总结出几个特点:第一,党的人口生育政策变迁体现了我党把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与中国人口发展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体现了我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断探索和认识人口规律的过程。第二,党的人口生育政策变迁允分体现了我党站在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出发,自上而下发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特征,经历了一个由强制性变迁到诱致性变迁的转换过程。第二,我国人口生育政策具有典型的差异性特征。
其他文献
目前,国内许多展览场馆及体育馆采用上部网架,下部混凝土框架的结构形式。由于设计软件的不足,一般将上、下部结构分别建模进行分析计算,与整体计算相比误差较大。以兰州理工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外来文化及设计风格影响着中国的设计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思想及风格特征,如何保护本民族传统的文化,成为设计领域共同面临的问题。篆刻艺
为了研究表达melanopsin蛋白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在青光眼小鼠的抑郁性行为中所起的作用,本文使用不同年龄的青光眼小鼠Thy1-CFP-DBA/2J(CFP-D2)2,5,8,11,14个月龄各5只,对照
在进行兔类养殖时,养殖者需了解其基本养殖常识与规律,如此才能获得好的养殖回报。
看到答振益先生主编的《湖北回族古籍资料辑要》(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一书出版,作为晚辈,心中感慨万千。我与答先生素昧平生,但在20年前已闻他的大名,可以说与他神交已久。
<正>为了揭示生物质对共热解焦的结构形态与气化反应特性的影响,选取生物质典型组分纤维素与神木烟煤制备共热解焦,采用Raman spectra、XRD和TGA对共热解焦微晶结构及气化反
会议
译者的主体性包括创造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译者在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局限性的制约,译者主体性最大程度的发挥要求译者找到平衡的最佳途径,实现翻译目的。科技英语用
本文以2008年开始执行的新企业所得税法与实施条例和2006年我国颁布执行的新会计准则为对象,从宏观微观两个视角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差异,以期对会计及税收人员的实际工作、学习
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有"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和"个别认定法"等,具体采用何种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
<正>发明人,刁承泽,男,61岁,大本学历.现任成都市武侯区铕星灯具经营部总经理。发明专利名称:涉及国内外城市室内照明节电70%以上的技术方法。发明专利号:ZL200710048412.2。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