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S自转运蛋白的免疫原性及其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f274617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作为猪上呼吸道的一种常在菌,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侵入机体引起全身性疾病。近年来,该病给全球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同时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目前,虽然有大量针对副猪嗜血杆菌的研究报道,寻找出许多毒力候选基因,但我们对副猪嗜血杆菌致病机制的了解还十分有限。革兰氏阴性细菌V型蛋白分泌系统,也称为自转运蛋白。该蛋白主要由3部分组成,包括信号肽,N端的passenger结构域(passenger domain)和C端的β结构域(βdomain),其中passenger结构域是其发挥功能的部分。研究表明,该蛋白与细菌的粘附、入侵、细胞毒性有关,可介导生物被膜的形成和血清抗性的产生,因此被认为是病原微生物的一种重要的毒力因子。为探究自转运蛋白在副猪嗜血杆菌的致病过程中可能起到的作用,本论文将副猪嗜血杆菌SH0165菌株中发现的两个自转运蛋白基因at2和at3作为研究对象,运用PCR、原核表达、单克隆抗体、蛋白免疫印迹等技术开展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at2、at3、at2-passenger domain{at2-pd)和at3-passenger domain(at3-pd)的克隆及相应蛋白的原核表达以SH0165菌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at2、at3、at2-pd和at3-pd,四个片段大小分别为2336bp、2443bp、1368bp和1392bp,分别编码771、780、450和458个氨基酸。将at2、at3分别与pET-30a连接,at2-pd、at3-pd分别与pET-28a连接,连接产物转化E.coli/DH5a菌株,将测序正确的质粒再转化E.coli/BL21(DE3)菌株并进行原核表达。结果成功克隆了上述4个片段并构建了其相应的原核表达载体,在E.coli/BL21(DE3)菌株中实现了上述4种蛋白的原核表达,分别命名为AT2、AT3、AT2-PD和AT3-PD。2. AT2-PD和AT3-PD蛋白的纯化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在E.coli/BL21(DE3)菌株中表达的AT2-PD和AT3-PD蛋白以可溶性的形式存在,利用蛋白融合表达的组氨酸标签对蛋白进行纯化。使用纯化的蛋白免疫BALB/c鼠进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工作。结果AT2-PD蛋白获得5株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E4、3C9、3D8、3E8和4B10;AT3-PD蛋白获得5株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2E6、3H8、4C8、4F12和4H10。间接ELISA和Western-blot分析表明抗体特异性良好,其中4B10的效价为1:102400;4H10的效价为1:25600,这两份单克隆抗体用于后续实验的开展。3.AT2和AT3蛋白在E.coli/BL21(DE3)和SH0165上的定位分析利用获得的单克隆抗体结合Western-blot实验分析AT2和AT3蛋白分别在E.coli/BL21(DE3)-AT和SH0165上的定位情况。分别提取这两种细菌的细胞总蛋白,细胞膜总蛋白和分泌蛋白。结果显示,AT2和AT3蛋白分别存在于表达该蛋白的E.coli/BL21(DE3)菌株的细胞总蛋白,细胞膜总蛋白和分泌蛋白中;AT2蛋白存在于SH0165的细胞总蛋白和细胞膜总蛋白中;AT3蛋白存在于SH0165的细胞总蛋白、细胞膜总蛋白和分泌蛋白中。4.AT2和AT3蛋白的免疫原性分析由于AT2和AT3蛋白在SH0165是细胞膜蛋白和/或分泌蛋白,故对其免疫原性进行分析。首先检测其在15株HPS标准血清型菌株中的分布情况,实验表明at2基因除在标准血清型4型菌株中未扩增出相应条带外,其余均可扩增出相应条带;at3基因在所有标准血清型菌株中均可扩增出相应条带。利用纯化的AT2-PD和AT3-PD蛋白作为抗原包被酶标板,使用7份不同血清型菌株攻毒猪后获得的感染血清进行间接ELISA实验,结果显示为阳性;同时利用Western-blot对该7份血清中针对AT2-PD和AT3-PD的抗体也进行了检测,结果也显示为阳性。5.AT2和AT3蛋白分别与细胞相互作用使用分别表达AT2和AT3蛋白的E.coli/BL21(DE3)菌株分别与猪髋动脉内皮细胞、猪肺细胞、猪气管上皮原代细胞进行粘附与粘附阻遏实验,结果显示这两种细菌与上述3种细胞均无明显的粘附作用。分别使用纯化的AT2-PD和AT3-PD蛋白与上述3种细胞进行结合实验,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观察,表明这两种蛋白均能分别结合到这3种细胞表面。综合以上研究内容的结果,我们认为这两个自转运蛋白属于分泌型蛋白,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这两种蛋白能够结合多种体外培养的猪源细胞系。我们推测这两个蛋白具有作为亚单位疫苗和诊断抗原的潜在价值。这是首次对副猪嗜血杆菌中的单体自转运蛋白进行研究,确定了其定位情况并初步探究了其功能,但进一步的功能研究还有待后续实验的开展。
其他文献
本研究检测了泰乐菌素、恩诺沙星与氟苯尼考对猪肝CYP1A2、2E1和3A活性与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经典抑制剂对猪CYP1A和3A亚型的抑制作用,旨在探讨药物对猪CYP1A和3A的影响及影
猪博卡病毒(Porcine bocavirus,PBoV)是瑞典研究人员于2009年在患病猪中检测到的,常在发生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腹泻和呼吸道疾病的猪群中检出,国内外研究表明PBoV在患病猪
水牛(Bubalus bubalus, Bb),哺乳纲牛科(Bovidae)水牛属,适宜于水田耕作。水牛奶质十分优良,所含蛋白质、氨基酸、乳脂、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均高于黑白花牛奶,其营养价值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