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构建和应用的初步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_h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并对其模式和实施效果进行初步评价。  方法:首先在配备有急救与支持设备的病房内建立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不仅有熟悉中西医神经科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的神经内、外科医生,针灸医生,心理医生,康复和推拿医生,还有受过专门训练的医疗护理人员,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语言训练师、心理治疗师、医学社会工作者等,能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患肢功能训练、心理康复、语言训练、健康教育等优化治疗措施。然后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卒中患者按分层随机分组设计的方法分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简称:卒中单元组)和非卒中单元组,各100例。卒中单元组,严格按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的治疗规范进行。非卒中单元组治疗采用中西医传统药物进行治疗。主要观察指标包括:神经功能、生活能力、死亡率以及卫生经济学指标。分别于入出院时各进行一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定,出院时记录各组的死亡数及住院费用,运用SPSS13.0软件将以上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证实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结果:两组病入出院前后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BI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出院时卒中单元组神经功能及BI指数差值均显著高于非卒中单元组(p<0.05或p<0.01)。两组病人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卒中单元组神经功能缺损每减少1分、BI每提高1分的花费均少于非卒中单元组;两组病人的死亡率比较,卒中单元组为4%,非卒中单元组为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①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是治疗脑卒中的有效方法,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并能降低死亡率。②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脑卒中疗效明显优于非卒中单元。③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不增加治疗费用,而成本-效果分析优于非卒中单元治疗。
其他文献
随意翻开小学语文教材便可以发现古诗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这些古诗多是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既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学习古诗的作用可见一斑。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抓住古诗这一教学内容,通过古诗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引导学生从古诗中获得美的熏陶,提高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一、在朗读中品味古诗的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古诗则是由最精粹
语文综合性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以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宗旨,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综合性活动主张走出课堂,走上社会,为学生的个性养成提供条件。语文综合性活动不仅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学生的认识倾向、社会态度、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思维方式、感情世界等都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展示,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善。  一、体现教师观念的转变  “语文皆生活”,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应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我们面对新的时代和新的形势,教育也面临新的挑战和选择。教育不仅要使教师成为有学问的人、会思考的人、会教书的人,而且要使教师成为会学习、会探索的创造型人才。学会学习乃至学会探究的基础是具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只有学会阅读,才会吸收,有了吸收,才会有创造。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育智慧的源头,而且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读书会让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从而更加有
多年来,为了巩固强化教学效果,语文家庭作业局限在抄写字、词、段,回答课后问题,背诵、默写指定篇目,外加令人头痛的命题作文这种单一、枯燥的模式之中。因此,课外作业必须有所创新。“新”就要新在作业的形式上,新在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上,新在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上。  将一些作业制度化,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每天自觉地完成,我们把这种练习形式称作制度化作业。“制度化作业”的优点在于既能培养学生完成作业目标的责任
目的:观察硝菔通结方对功能性便秘大鼠VIP、5-HT、P物质等胃肠神经递质及AQP3水平的影响,分析硝菔通结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作用机理。  方法:健康SD大鼠150只,采用复方地芬诺
目的:研究巧克力囊肿Ⅰ-Ⅱ期不孕症患者腹腔镜术后应用膈下逐瘀汤对后续辅助生育的影响。  方法:将符合此病诊断及纳入标准的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2组:A组20例、B组2
《课标》的制定,引发了我们对传统课堂的反思: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课堂?《语文课程标准》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理念,为我们勾画了教学极富魅力的课堂新境界。我们应该创设一个平等、轻松、开放的平台让学生尽情发挥、倾情挥洒,使学生的个性飞扬起来,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让学生在轻松中长进,让思想在无形中渗透,让知识在心灵中扎根。杨叔子教授说:“对人的教育不‘绿’,对人脑的开发不‘绿’,那么人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