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蝽臭腺提取物的杀虫活性及其香熏作用机理研究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荔枝蝽Tessaratoma papillosa Drury属半翅目Hemiptera蝽科Pentatomidae荔蝽亚科Tessaratominae,是荔枝、龙眼最重要的害虫之一。该虫以具有臭腺、受干扰时能释放臭液而著称。为了解荔枝蝽臭腺提取物的生物活性,本文进行其杀虫活性及熏蒸毒杀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该研究方向尚未见报道。本试验得到主要结果如下:   采用三角瓶密闭熏蒸法测定了荔枝蝽臭腺提取物对害虫的熏蒸作用,结果表明:荔枝蝽雌、雄成虫臭腺提取物对供试害虫具有明显的熏蒸作用。熏蒸12h时,荔枝蝽雌成虫臭腺提取物对豇豆蚜Aphis craccivora Koch、甘蔗蚜Ceratovacuna lanigera Zehntner、瓜蚜Aphis gossypii Gloyer、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 Fitch、螺旋粉虱SubtropicalAgriculture Rehash、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及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的致死中浓度LC50值分别为1.0743μL/L、1.5324μL/L、3.6802μL/L、1.4398μL/L、1.9495μL/L、1.8862μL/L和0.9910μL/L;熏蒸12h时,荔枝蝽雄成虫臭腺提取物对豇豆蚜、甘蔗蚜、黄瓜蚜、玉米蚜、螺旋粉虱、烟粉虱及椰心叶甲的致死中浓度LC50值分别为1.4038μL/L、1.5327μL/L、3.6351μL/L、1.5858μL/L、0.9673μL/L、0.9904μL/L和0.9536μL/L;荔枝蝽雌、雄臭腺提取物熏蒸24 h,对仓储害虫米象Sitophilus oryzaeLinnaeus、谷蠹Rhyzopertha dominica Fabricius、四纹豆象Callosobruchus maculatusFabricius、黄斑露尾甲Carpophilus hemipterus Linnaeus致死中浓度LC50值分别为0.4803μL/L、6.3803μL/L、2.5936μL/L、3.7925μL/L和0.5247μL/L、6.3125μL/L、2.4068μL/L、3.7753μL/L。   采用浸液法、培养皿药膜法和点滴法分别测定了荔枝蝽雌、雄成虫臭腺提取物对供试试虫的触杀作用,结果表明:荔枝蝽雌、雄成虫臭腺提取物对供试试虫有良好的触杀作用。触杀处理12 h时,荔枝蝽雌成虫臭腺提取物对豇豆蚜、甘蔗蚜、瓜蚜、玉米蚜、螺旋粉虱、烟粉虱及椰心叶甲的致死中浓度LC50值分别为11.2703 mL/L、6.2152 mL/L、4.7612 mL/L、23.9420 mL/L、1.1769mL/L、1.0323 mL/L和0.0172μL/头;触杀处理12h时,荔枝蝽雄成虫臭腺提取物对豇豆蚜、甘蔗蚜、瓜蚜、玉米蚜、螺旋粉虱、烟粉虱及椰心叶甲的致死中浓度LC50值分别为8.5769 mL/L、7.6450 mL/L、4.1751 mL/L、9.8741mL/L、1.4276 mL/L、1.3245 mL/L和0.0103μL/头。   分别采用叶片涂药法和滤纸药膜法进行荔枝蝽成虫臭腺提取物对常见蚜虫和仓储害虫的驱避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荔枝蝽成虫臭腺提取物对供试试虫有较好的驱避作用。处理12h时,10mL/L荔枝蝽雌、雄成虫臭腺提取物对黄瓜蚜虫、豇豆蚜、玉米蚜的驱避率分别为83.98%、91.01%、69.19%和92.89%、77.96%、64.87%;处理12h时,10mL/L荔枝蝽雌、雄成虫臭腺提取物对米象、黄斑露尾甲、四纹豆象、谷蠹的驱避率分别为68.71%、96.27%、33.33%、97.62%和72.27%、94.09%、50.00%、96.39%。   采用叶片涂药法进行荔枝蝽成虫臭腺提取物对椰心叶甲有较好的选择性驱避作用和非选择性驱避作用,但随时间和浓度的增加,选择性驱避效果增加。当处理18h、36h、48h,浓度为0.001mL/L时,荔枝蝽雌、雄成虫臭腺提取物对椰心叶甲的相对驱避率分别为-24.91%、12.00%、31.07%和-15.07%、13.65%、18.77%;浓度为10mL/L时,荔枝蝽雌、雄成虫臭腺提取物对椰心叶甲的相对驱避率分别为82.22%、75.62%、66.36%和62.81%、82.22%、50.75%;而非选择性驱避效果下降,当处理18h、36h、48h,浓度为0.001 mL/L时,荔枝蝽雌、雄成虫臭腺提取物对椰心叶甲的非选择性驱避率最小,分别为55.56%、38.10%、35.71%和70.18%、47.62%、35.71%;浓度为10 mL/L时,荔枝蝽雌、雄成虫臭腺提取物对椰心叶甲的非选择性驱避率最大,分别为83.33%、56.79%、47.62%和90.23%、81.63%、71.43%。   选取米象成虫为对象,对荔枝蝽臭腺提取物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测定米象被臭腺提取物处理后,体内酶原蛋白含量和酶活性指标。研究发现,荔枝蝽臭腺提取物对米象成虫的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各处理试虫体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低于空白对照,且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处理后,米象成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酸性磷酸酯酶(ACP)、碱性磷酸酯酶(AL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过氧化物酶(POD)比活力均低于空白组,且随处理的时间和浓度增加,各酶的比活力均呈下降的趋势,表现为抑制作用。   综上所述,荔枝蝽臭腺提取物对常见害虫具有较好的触杀、熏蒸和驱避活性。试虫体内各种酶活性受到抑制是荔枝蝽臭腺提取物的作用机理之一。可见,荔枝蝽臭腺提取物可以作为一类生物农药,有必要进一步对其进行活性物质的筛选等方面的研究。  
其他文献
从四川省中江石泉乡丹参GMP示范基地采集患病丹参根际(HD1)和非根际土壤(HD2),正常生长丹参根际(CK1)和非根际土壤(CK2)土样,测定了供试土样的微生物类群数量、微生物量碳、氮以及土壤酶活性。用稀释平板法分离获得46株细菌,采用BOXAIR-PCR、16S rDNA PCR-RFLP、16S rRNA基因全序列分析,研究了供试细菌的遗传多样性,初步确定了代表菌株的系统发育及分类地位。同时
蓝藻是一类古老、微小的光合自养的原核生物,被认为是在最早进入陆地的生物。在漫长的进化中,他们形成了极强的生态竞争优势和环境适应性,遍布于各种土壤和水体中。蓝藻产生的藻
19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着从神圣社会转向世俗社会的巨大变化。在这个过程中, 中国知识界所出现的几次具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文化论争所应对的仍然是这一变化。一直以来,我都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创新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适当的教育和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学
期刊
  本文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对应用比色法测定土壤微生物量进行了研究,对土壤微生物量作为土壤肥力指标作了一些探讨,同时就土壤微生物量对外源物质的响应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研
随着人们对蔬菜质量安全的重视,蔬菜和土壤硝酸盐含量及其污染规律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硝酸盐是植物氮素的主要来源,在多数情况下是蔬菜丰产优质的积极因素。但是硝酸盐在蔬
贵州省是我国亚热带喀斯特分布面积最大、发育最强烈的高原山区,喀斯特面积11.32万k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4.2%。由于人类历史上对植被的破坏和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中亚热带地
本文对小麦新品种丰优10号的生长特征、营养特征及穗肥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小麦穗分化不同时期的生物学观察,明确叶片生长与穗分化的对应关系,探讨叶龄决定穗肥施用时
关于教学,历来有不同的诠释和定义。现在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辅助设备有了很大进步,有了具体的细化与区分,其逻辑结构大体上可以区分为宏观教学、微观教学和中观教学。三个方面
期刊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规定了关于公民的思想自由和表达自由,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一修正案已经给予了媒体充分的自由来进行客观的报道。但是事实上,这一所谓的新闻自由在很大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