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如何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促进可持续发展,成为研究者和决策者日益关注的课题.该论文研究的对象就是生态税收的理论和政策.长期以来,由于人类片面强调对自然的单向征服,其结果是极大地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导致生态环境受损.生态环境问题的经济特征是效益的公共性和外部性,因此决定了解决此类问题具体涉及两方面的措施,即纠正具有负外部性的经济行为和提供生态公共品.无论是外部效应内在化,还是生态公共品的提供,税收都是重要手段.一方面通过征税,可以抵消外部不经济的影响,使单个决策者所面临的私人成本(或收益)等于社会成本(收益);另一方面利用部收制度,优化资源配置,引导更多的资本投入到生态产品的生产、供给领域,并且政府筹集的税收收入可以直接用于提供生态公共品.论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根据生态税收的有关表述,科学的界定了生态税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指出生态税收具体包括:污染排放税和自然资源保护税两大类,进而论述了生态税收的理论依据,即外部性理论,明确了生态税制建设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介绍了OECD成员国生态税收应用的情况,为中国的生态税制建设提供实践经验.第三部分列示了中国面临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分析了现有的生态环境保护税、费手段,对中国现有生态环保措施的效果进行总结老四部分着重论证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引导下,中国生态税制建设不同时期的相应举措和配套措施,思考政府如何优化税收制度以实现生态经济效益.该文重点在于结合中国国情,探索实践性强的生态税制建设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