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通过金融自由化的角度,详细论述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实现国际化对中国资本市场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资本市场国际化的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并依据金融协调论,研究了实现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制度协调问题.该文分为五章.第一章论述了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趋势下,国际资本流动的新趋势、新特点,并研究了国际资本流动的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第二章介绍了在金融全球化的浪潮中,世界各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实现国际化的演变历程;第三章论证了资本市场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开放的高级阶段,对于提高中国资本市场的流动性,提高中国金融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第四章论述了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后,国际资本流动可能对中国国际收支、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造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资本市场国际化与金融危机的关系;第五章论述了资本市场国际化作为一项制度创新要与各项制度相协调发展,发挥积极效应,抑制消极效应,才能推动资本市场和市场经济发展.该文的主要观点认为:(1)资本市场国际化可以提高市场的流动性,促进市场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国金融竞争力;(2)资本市场国际化的消极效应主要体现在可以通过资金、利率和汇率渠道对商品市场及国际收支产生影响;根据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资本市场国际化会引起国内货币需求变化,削弱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效力,增加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难度,容易造成货币替代现象和货币危机;资本市场国际化使本国金融市场易受"溢出效应"的影响;(3)通过实现利率市场化、有浮动的管理汇率以及符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监管,并使资本市场国际化作为制度创新与之协调发展,在根据中国社会经济环境选择正确的策略和开放次序的基础上,可以使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发挥对资本市场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