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感颗粒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630228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治疗前后的体温变化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价上感颗粒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研究病例来源于江苏省中医院2010年09月-2010年12月江苏省中医院急诊、昆山市中医院急诊患者,102例患者中,采用双盲双模拟,1:1:1比例,上感颗粒(治疗组)34例,日夜百服咛(对照组)34例,上感颗粒安慰剂(对照组)34例。观察患者退热情况,包括①即刻退热作用(首次给药后1小时、2小时、3小时和4小时体温下降的幅度;②解热时间(首次给药至体温恢复正常≤37.2℃,且此后不再复升的时间);③临床症状消失率;④临床痊愈率。结果:1、即刻退热作用:上感颗粒试验组服药后4h内各时点体温较首诊体温明显降低(P<0.05),日夜百服咛对照组服药后4h内各时点体温较首诊体温明显降低(P<0.05),首诊当日体温1小时后后体温变化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降温幅度优于对照组,但2小时候、3小时后、4小时后体温变化组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即刻退热作用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上,两组的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上感颗粒试验组及日夜百服咛对照组均有明显的即刻退热效果,且两者无明显差异,上感颗粒安慰剂对照组无效。2、解热时间:上感颗粒安慰剂组解热时间均值为23.11小时,日夜百服咛对照组为18.53小时,上感颗粒试验组为19.66小时,上感颗粒试验组与日夜百服咛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临床症状消失率:上感颗粒对自觉发热轻、自觉发热重、恶风、恶寒、寒战、汗出、鼻塞、流涕、喷嚏、咽痒、咽痛、纳呆、恶心呕吐、小便短赤、大便溏、大便干结等症状的改善都比较好,特别是咽痛、咳嗽、大便干结等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4、临床痊愈率:上感颗粒试验组临床痊愈率为84.71%,明显优于日夜百服咛对照组的70.11%及上感颗粒安慰剂组的51.72%(P<0.05)。结论:上感颗粒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性发热能有效退热,改善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性发热的有效药物。
其他文献
背景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 SHPT)是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的常见并发症,表现为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机构正在巨大的变革,医院日益成为自负盈亏、独立运营的社会企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调动医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落实医院的发展战略,促进医院科室的全面发展,提升
食品安全已经不仅仅涉及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也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婴幼儿配方乳粉是属于特殊膳食用食品,为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要按特殊配方而专门加工
全球气候变暖是目前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以C02为代表的温室气体被认为是致使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自工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燃烧、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等人类经
采用水热晶化法合成了不同硅铝比的氢型多级孔zSM-5分子筛,对合成的样品进行了XRD、SEM、N2吸脱附、NH3-TPD、Py-FTIR等表征,考察了反应条件、催化剂酸性质和孔结构对催化裂解
以西藏林芝宾馆改扩建工程为背景,介绍了其混凝土厚筏板基础采用沉降后浇带、伸缩后浇带及膨胀加强带等进行分隔,再采用分层分段浇筑、高温临界点浇筑、低温临界点收面、白天
【正】一九一五年在云南首先爆发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战争,是继武昌起义与二次革命之后的又一壮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之一.对于梁启超在护国战争中的历史
近年来,随着世界石油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煤炭的直接燃烧利用却导致了较低的利用效率及严重的气候恶化和环境污染
目的探讨螺旋CT与PET-CT扫描对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7年11月在开封市肿瘤医院治疗的70例肺部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已经病理学诊断,所有患者均
目的:观察佛手祛风汤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入住甘肃省中医院脑病科,并且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