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古至今,农业一直是我国的社会基础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的发展关系着国家经济的命脉。同时我国又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每年因各种自然灾害导致的农业损失非常严重,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稳定提高。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国也开展了农业保险业务来应对农业风险带来的损失。但是由于我国农业保险开展的时间较晚并受国情所限,发展道路颇为曲折,目前发展状况还很不完善,保险险种少、承保规模小,每年农业保险承保和理赔的数额有限,不能有效补偿农业灾害损失。同时我国农业保险的业务模式尚没有形成科学稳定的体系,制度结构还不完善,因此亟待开辟出一条适合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道路。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农业保险的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进行了介绍,阐述了农业保险的属性和特点,提出农业保险属于准公共物品,具有正外部性,这些分析为农业保险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上的基础,并表明了其必要性。通过回顾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及阐述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分析农业保险在我国发展的背景。本文以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运用数理分析和统计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基础和现状进行量化分析。本文整理出大量的农业自然灾害损失数据,结合对我国农业保险供给情况的分析,研究我国农业保险的差距和不足,并提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一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为了更深入的研究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问题,本文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数学方法对影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主要指标,并以此结论为基础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方案。目前国际上众多国家都开展了农业保险业务,并积累了很多成熟的经验。本文对美国、日本和法国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以及菲律宾、印度和孟加拉国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和特点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出各个国家发展农业保险的成功经验和可供参考的方式方法,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发展道路提供借鉴。最后,在对农业保险的多角度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扩大农业保险需求、改善政策环境、完善管理制度以及加强人才培养等几方面对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为促进我国农业保险的业务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同时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