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湿地是在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它蕴藏着丰富的乡土气息以及所在地域的历史文化特色,它具有重要的湿地功能,对地球生态平衡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继承和弘扬地域文化、城市历史的最佳载体。在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我们应当在保证其生态系统完善的前提下,充分地考虑地域文化要素,并将其融入到湿地公园设计中,让人们在置身于湿地公园中时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但是,在当前城市化以及全球化统一的背景下,各地区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忽略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出现“趋同化”和“文化”缺失的现象。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模式大体相同,缺少地域性的景观。因此,本文试图以继承和发扬地域文化为立足点,在充分分析前人对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的基础之上,采用资料收集、实地考察、理论研究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城市湿地类型和不同地域的自然、文化、经济技术条件,营建适合于地方自然生态、符合当地人文品味的地域性生态休闲湿地公园,探索出一条融合地域文化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路径,使城市湿地公园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本文提出在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引入地域文化的概念,并从生态学、地域文化和景观学角度上提出了从场所精神理论、新地域主义理论、文脉传承理论、恢复生态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景观句法理论方面寻找论证和支持,为营建地域文化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分析了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提出了运用直接表达、场景再现、隐喻诠释、象征处理法和抽象凝练的表达手法法进行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最后,通过对北安市乌裕尔河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方案的研究,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系统的阐述了地域文化为依托的北安市乌裕尔河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设计中以自然生态式设计、文化保护与传承性设计为指导,将湿地公园划分为五大功能景区和42个景点,深入挖掘鸟裕尔河流域和北安市的文化,并将其融入到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设计重点打造了文化展示区和湿地景观区,既体现了历史与现代的融合,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景观,又使景观与北安市的城市发展相融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