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径运动素有“体育运动之母”的美名,是世界上普及最为广泛、参加人数最多的体育运动之一,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运动项目。田径与游泳、射击被视为奥运金牌三大项目,51枚金牌也是奥运会产生金牌最多的项目,“得田径者得天下”也由此而来。因此,如此大的金牌产生数量使田径运动成为竞技场上的兵家必争之地,运动项目之间、运动员之问相互竞争的激烈性也越来越高,训练和比赛的强度越来越大,从而导致了运动损伤事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鉴于从事田径运动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运动损伤对社会、经济、家庭等带来的负面影响,由此建立一套能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发生率的措施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从田径运动的运动特点和运动实践等现实问题出发,找到导致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对从事田径运动的运动员进行医务监督和科学化训练,必将起到积极的预防效果,进而推动山东体育学院田径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等综合研究方法,通过对山东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修学生的运动损伤特点的研究,找到导致运动损伤的内外因素,并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和手段,旨在减少学生损伤的发生率,并尽量减轻运动损伤在各个方面给运动员带来的伤害。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山东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修学生的运动损伤比率较高,患病率达88.72%;损伤的部位主要有踝、膝、腿、背、肩部、足、腰等部位;2、山东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修学生运动损伤的时期按损伤比率依次是赛前训练期、比赛期和赛后恢复期;运动损伤多发生在12-2月(49.44%),6-8月(8.99%)最少;3、山东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修学生运动损伤的因素有训练因素、技术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其他因素;4、山东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修学生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包括要有充分的准备活动、注重训练内容与负荷的合理安排、发展体能素质,提高抗疲劳能力、注意调节心理因素、注重训练或比赛后的恢复与放松、加强自我监督和医务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