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潜艇下潜深度的不断突破,实现大深度发射成为了水中武器发射系统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假海试验平台是支撑大深度水中兵器发射关键技术研究的重要基础试验设施,假雷接收装置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接收来自发射装置的试验用假雷,完成假雷制动过程。论文首次将CFD以及动网格技术应用于接收装置中假雷制动过程的研究,建立了适用于该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对接收管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同时探究了 DN600型接收装置试验参数的适用范围。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建立了假雷制动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构建非定常条件下粘性、不可压、二维两相流的接收装置内流场计算模型;根据对粘性流体力学和湍流理论的研究,选取合适的湍流模型,并同N-S方程构成封闭的方程组;通过应用动网格技术,模拟了假雷制动全过程;使用FLUENT软件对流场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获得了仿真过程中DN500型假雷接收装置的内流场情况、假雷速度等数值模拟结果。将数值模拟与实际试验过程的假雷速度变化曲线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精度与可靠性。(2)开展了 DN600型接收装置的初步设计。根据DN600型接收装置的技术要求,给出了接收装置的结构设计方案以及接收管结构参数。采用建立的数值模拟方法对新型DN600型接收装置的假雷制动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初步分析了该装置的制动性能以及制动过程中的流场特性。(3)研究接收管锥度与长度等因素对DN600型接收装置制动性能的影响,并据此开展结构参数优化分析。由接收管制动原理可知,接收管长度和锥度是对接收装置制动性能影响较大的两个因素。分别建立不同接收管长度和锥度的接收装置仿真模型,根据模拟结果并结合制动安全系数k的取值范围,选取更为合理的接收管尺寸。(4)进行了 DN600型接收装置的适用性分析。建立不同工况的接收装置仿真模型,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在保证接收管压力增量△p≤0.5MPa且制动性能良好的情况下,获得了假雷的最大发射速度35m/s以及二次发射最短时间间隔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