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提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住院病程为10-20天的2型糖尿病出院患者,构建以净效益为产出指标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模型,运用净效益回归分析法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经济学差异,为决策者制定价格及2型糖尿病病人选择治疗药物提供决策建议。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以"2型糖尿病"、"药物经济"、"净效益回归"、"成本效果"Type 2 diabetes""Cost-effectiveness""Net-benefit regression""Retrospective study" 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SPringer等数据库和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的相关文献,获得2型糖尿病药物经济学及净效益框架文献,采用实地调研法获取相关数据,并基于回顾性研究对所得数据采用成本效果及净效益法进行分析。内容:对病例数据进行基本的药物经济学分析后,确定协变量及回归框架。引入患者意愿支付值,运用回归分析法,分别对A、B两组治疗方案的全样本及亚组进行净效益回归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差异。最后,确定支付意愿阀值及决策可信度,并绘制λ-δ可接受曲线。结果:在全样本分析中,解释变量为糖化血红蛋白(HbA1c)时,λ在(1242.32,∞)区间时,在(0,161.67)范围内,表示B组产生的净效益大于A组;当λ在(0,1242.32)区间时,在(-116.7,0)范围内,表示B组产生的净效益小于A组。当解释变量为餐后两小时血糖(2hPBC)时,λ在(338.2,∞)区间时,在(0,161.67)范围内,表示B组与A组产生的净效益之差大于0;当λ在(0,338.16)区间时,在(-4619.3,0)范围内,表示B组与A组产生的净效益之差小于0。当解释变量为空腹血糖(FBG)时,λ在(338.2,∞)区间时,在(0,161.67)范围内,表示B组与A组产生的净效益之差大于0;当λ在(0,338.16)区间时,在(-4619.3,0)范围内,表示B组与A组产生的净效益之差小于0。在亚组分析中,当解释变量为HbA1c时,λ在(272.7,∞)区间时,δ在(0,113.72)范围内,表示B组与A组产生的净效益之差大于0。当解释变量为2hPBC时,λ在(0,140.9)区间时,δ在(0,182.05)范围内,表示B组与A组产生的净效益之差大于0。当解释变量为FBG时,λ在(0,413.9),δ在(0,113.72)范围内,表示B组与A组产生的净效益之差大于0。结论:在全样本中,当解释变量为HbA1c时,当λ<λ0(1242.32元)时,选择B方案更具经济性;当λ>λ0(1242.32元)时,选择A方案更具经济性。当解释变量为HbA1c时,当λ<λ0(338.2元)时,选择B方案更具经济性;当λ>λ0(338.2元)时,选择A方案更具经济性。当解释变量为2hPBC时,当λ<λ0(338.2元)时,选择B方案更具经济性;当λ>λ0(338.2元)时,选择A方案更具经济性。在亚组分析中,当解释变量为HbA1c时,当λ<λ0(272.7元)时,选择A方案更具经济性;当λ>λ0(272.7元)时,选择B方案更具经济性。当解释变量为2hPBC时,当λ<λ0(140.9元)时,选择A方案更具经济性;当λ>λ0(140.9元)时,选择B方案更具经济性。当解释变量为FBG时,当λ<λ0(413.9元)时,选择A方案更具经济性;当λ>λ0(413.9元)时,选择B方案更具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