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悬浮体染色方法是在染浴中加入微悬浮体化助剂,改变染料在染液中的聚集状态,以增强染料和纤维之间的亲和力,从而提高染色效果。论文作者在本课题研究中采用Cibacron LS系列染料以微悬浮体染色方法对大豆蛋白纤维进行染色,该染色方法明显地提高了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和固色百分率,并且增进了染品的外观性能。通过进一步研究微悬浮体染色工艺的影响因素,染色热力学及其应用性能,更加深入地解释和证明了该染色方法的特点和优势。
通过对微悬浮体体系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及实验证明,微悬浮体的形成和微悬浮体颗粒大小的调节都与助剂zx有密切的联系;微悬浮体体系是低温形成、高温解体,具有温度效应。
通过对比传统工艺和微悬浮体工艺上染的具体过程,发现微悬浮体工艺在低温和酸性(pH=3.5)条件下即能使大量染料吸附在纤维表面上;大豆蛋白纤维中的氨基在此条件下,能与染料以共价键结合。温度升至最终染色温度时,纤维充分膨化,在碱性条件下,纤维具有较强的电离、亲和能力与染料发生反应。
通过对微悬浮体染色法(MSD)热力学的分析,该工艺只是变化了染料在染浴中的状态,提高了吸附量,改变了染料的吸附特征,但是并没有改变吸附等温线的类型;在最终染色温度条件下,MSD工艺中的染料脱离微悬浮体化助剂ZX的作用,保持其与纤维之间的亲和力,以一定方式在纤维内部扩散,并且显著地提高了染料的扩散性.能,从而能够为织物的透染性和匀染性奠定基础。
通过分析Cibacron LS系列活性染料染色特征值,得出了染料经过微悬浮体化能明显改善染色性能的结论。在微悬浮体法染色过程中染料依靠染料微悬浮体与大豆蛋白纤维间的亲和力上染纤维,提高了染料的利用率,减轻了污水处理的负担;同时,该染色方法能赋予染色样品鲜艳的色泽、滑爽的手感。总之,微悬浮体染色工艺不仅节约了染料,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染色样品的综合质量。因此,微悬浮体染色工艺具有传统工艺所不及的优势。
采用MSD工艺提高了染料和纤维之间的亲和力,改变了染料与纤维的吸附模式及染料在纤维内部的扩散方式,节约了染料的用量,但未改变Cibacron LS系列活性染料与大豆蛋白纤维以共价键结合的本质,所以不会影响染色样品的色牢度,同时染品的色光也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