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藤碱对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及血清透明质酸的影响

来源 :遵义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qwsqwsqw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已被许多医院采用。但是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以及如何有效地检测和防治急性排斥反应,是关系到心脏移植成败的关键问题。本实验试图了解青藤碱(sinomenine SIN)在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及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an HA)在心脏移植后的变化,及其是否可以作为心脏移植排斥指标。 材料与方法:选用清洁级雄性Wistar,SD大鼠分别作为供体及受体,各24只,体重250-300g,建成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验组(SIN)组,每组12只。 采用改良Ono术式,2%戊巴比妥腹腔注射麻醉。受体开腹,分离肾静脉以下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1cm左右备用,无菌温盐水纱布覆盖。供体麻醉,由阴茎里背静脉注射肝素,全身肝素化后,开胸、心脏表面置冰屑降温,升主动脉顾行灌0-4℃心脏停跳液5-10ml,心脏在体停跳,结扎血管后,取心脏于0-4℃平衡液中。吻合方法:将供心主动脉、肺动脉分别与受体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开放后,移植心冠状动脉血液灌注,自动复跳。止血后缝合腹部切口,保温待动物自然苏醒。动物模型成功的标志,移植心搏动72小时。实验组大鼠给予青藤碱30 mg/kg/day.i.p.,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0.5 ml/day.i.p。各组每天触摸腹部,观察移植心搏动情况。分别在术后第4天,6天随机取6只大鼠处死,采集心脏及血液,摘取移植心左室壁组织,行一般病理切片检查排斥情况(按Stanford分级标准,HE染色);血液标本低温3000转/分离心10分钟,取血清,分装后一20℃保存待测HA.运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对两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血清HA浓度数据,以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进行组间t检验;排斥反应等级评分比较选用Mann-Whitney u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的统计学指标。 结果: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时的病理学改变包括:心肌组织内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心肌坏死,间质水肿等。经SIN治疗后,上述病理改变显著减轻。术后第4天,6天,血HA浓度SIN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SIN能减轻大鼠移植心脏心肌组织内的淋巴细胞浸润、心肌坏死、间质水肿,SIN能明显抑制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时HA增高;HA有可能作为心脏移植排斥反应指标。反应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  胆碱能抗炎通路是一种神经内分泌抗炎通路,在调控炎症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本实验主要研究不同药物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的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1.清洁级雄性SD
目的:探讨外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DIND)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方法:报告1例外伤后SAH合并D1ND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
目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免疫损伤参与了糖尿病(DM)的发病和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免疫损伤的结果诱导大量炎性因子的释放,与DM及其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为此,本实验
在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逐年提高。患者经内分泌治疗一段时间后,大部分前列腺癌细胞会转变为激素非依赖性细胞,此时治疗面临困难,最后会导致疗效不佳,因此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式十
7月16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十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等泛资产管理行业及相关单位的200多名代表共同回首了中国保险资产管理行业
目的1.观察1993~2006年我院0~18岁住院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变化趋势,描述疾病构成比、病死率及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和年龄),为临床疾病的防治和卫生法规及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2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论述:  第一部分 LASIK数字预测模型的构建与临床验证  近视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近视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简称近视激光手术)是矫正近视
研究目的:构建可表达TACO基因特异性si RNA的慢病毒干涉载体,在此基础上探讨TACO对巨噬细胞清除胞内结核分枝杆菌的影响及相关机制,为后续活体内靶向性抗Mtb感染的研究提供方
目的:1.参照Ozdemir[1]所建立的大鼠高氧肺损伤模型,观察高氧暴露后新生大鼠的肺组织病理变化情况。2.研究高氧致新生大鼠肺损伤肺组织中ROS、p-JNK蛋白的表达、细胞凋亡的情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小分子干扰RNA(siRNA)表达质粒对胶质瘤细胞系U251的抑制作用。 方法:用优选靶序列siRNA 850构建siRNA表达质粒pGPU6/GFP/Neo-shFG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