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质催化裂解技术制取的精制生物油,由于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好的储存、运输性能可作为化石燃料的替代能源,这对于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压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催化提质过程,催化剂存在着结焦失活等现象,提质效果变差,会影响精制生物油的品质。本文利用HZSM-5分子筛作为催化剂,使用生物油在线提质法,即在生物质热解基础上使热解蒸气直接通过催化剂床层被催化转化,对生物油进行催化提质。对于催化提质过程中,HZSM-5催化剂的失活现象,本文提出将HZSM-5催化剂重复使用进行催化提质试验,在研究催化剂的失活过程的基础上,提出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失活催化剂进行再生研究,以期为催化剂的低温再生提供理论和试验基础。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搭建生物油催化裂解系统,将HZSM-5催化剂重复使用,更换新鲜生物质原料,进行多次催化提质试验,并对每次试验后的催化剂和对应制备的精制油进行取样。对精制生物油的高位热值、含氧量、重质组分和pH值等理化性能进行测量,同时利用FT-IR和GC-MS技术对精制油的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使用时间的延长,理化特性指数F值逐渐从5.59降至0.38,提质后精制油O1中的醇类、醛类、酸类、酮类等含氧有机物均有降低,酚类物质显著增加,增加至62.15%,但随着催化剂使用时间的延长,精制油O3中酸类、醛类、酮类等含氧有机物含量明显上升,提质不完全,精制油品质明显变差。 (2)对使用了40min、80min、120min和160min的催化剂分别进行取样,利用热重法分析催化剂上沉积焦炭含量,采用XRD和FT-IR法分析催化剂物相结构的变化,通过SEM和TEM方法直观表现催化剂形貌,最后利用NH3-TPD法分析催化剂的酸性变化。分析表明:催化提质过程中,催化剂上沉积的焦炭主要为纤维状焦炭和石墨状焦炭两种,且焦炭总量可达14%左右;在使用过程中催化剂晶粒的团聚现象加剧,催化剂结晶度下降至84.96%;催化剂的基本骨架结构没有发生改变,强酸明显减少。 (3)搭建失活催化剂再生试验系统,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再生失活催化剂,在对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进行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先通过再生试验优化再生温度,然后对再生后催化剂进行多种方法的表征分析,以此来评价NTP技术的再生效果。结果表明:在放电电压为19kV、放电频率为8kHz时NTP发生器具有较好性能,且在250℃时再生效果较佳;再生后结晶度恢复至98.82%,催化剂骨架基本不变,催化剂强酸恢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