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壮大,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体系的完善以及加速推进经济转型升级都需要依托于国内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随之而来的是企业财务舞弊的现象频繁发生。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促进了各行各业融合升级,服务新业态新模式更是在市场上扮演着突出的角色,复杂的商业模式和多样化的经营方式也使得财务舞弊的手法愈加隐蔽,舞弊形式也是层出不穷。近些年来,我国发生的财务舞弊事件也呈上升趋势,财务舞弊案件的接连爆发不仅扰乱了证券市场和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弱化了信息披露制度,同时也不利于上市公司治理以及保护投资者权益,也十分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因此,找出上市公司发生财务舞弊行为的动因,分析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段,根据舞弊的动因提出对应的防范措施和治理建议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采用理论指导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HT的子公司财务舞弊案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以GONE理论为理论基础,从贪婪(Greed)、需要(Need)、机会(Opportunity)和暴露(Expose)四因子入手,以HT公司旗下子公司财务舞弊案例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子公司的舞弊动因,披露了其子公司为完成业绩对赌承诺,投机取巧,联合上下游企业和关联公司虚增购销业务和研发业务来达到虚增收入和利润的目的。子公司原股东邹永杭在面对业绩承诺的压力和自身不正当的欲望时,其造假行为也是愈演愈烈,不仅伪造了全套的购销业务,还通过虚增香港业务来获得出口退税,同时还联合其关联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联合造假,舞弊手段复杂多样,极度缺乏诚信意识,在面对公司原本就存在严重的经营缺陷和治理问题的情况下,公司的舞弊行为也愈发严重,并严重干扰了证券市场的规范运作。最后文章站在母公司HT公司的角度,对如何发现子公司的舞弊行为,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规避和防范风险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和建议,希望能够对上市公司发现和防范财务造假以及为资本市场防范财务舞弊行为提供有效的参考建议和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