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客家采茶戏中“茶腔”音乐特征研究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fasof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西客家采茶戏音乐是江西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世代代江西客家人在劳动生活中长期创造、培育、积累的宝贵财富。它继承了我国北方汉族民间音乐的传统特色,更与江西的其他民间音乐有着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拥有当地民族的野性美,并使其转化成独特的客家个性特征。如今,江西客家采茶戏中传统曲牌《斑鸠调》、《送郎调》等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已经成为江西响亮的名片。另有不少作曲家将许许多多的客家采茶戏音乐作为素材用于他们的名作之中。文章首先通过客家的历史渊源做深入的了解,得出客家采茶戏音乐曲调与客家迁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次分析江西客家采茶戏的音乐特点、唱腔风格,其中以江西客家采茶戏中最主要声腔“茶腔”为重点,在演唱特色以及表演技巧上的阐述与分析。同时以“茶腔”中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曲牌《斑鸠调》、《送郎调》进行详细的音乐分析。最后在以此基础上笔者分析了采茶戏的影响以及如何去保护采茶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倡现今的我们保护、传承和发展地方音乐艺术。
其他文献
利用专利文献,传播与加工专利信息,是专利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论述了利用专利文献,传播与加工专利信息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通过实例说明专利文献中所包含的
近年来,随着国内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得到了广泛应用.加之互联网的普及,现代教育结合新媒体技术以及互联网等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创新方式——微课程.微课程的提出及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随着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教育已从单纯的学科经验传授回归到人性思维的唤醒。要唤醒这种思维,需要从理念、行动、评价三方面深度反思与科学建构。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后精神障碍的发生情况。方法对在我院治疗的126例老年脑血管意外的患者,确诊后采用精神量表测验,1年后随访搜集患者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观
我国新英语课程标准在基本的教育理念中倡导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任务型教学.传统写作教学重成品,任务型写作教学重过程.通过制定写前计划、初稿写作、精雕细琢过程,以及自评、
春蓼属(Persicaria)的系统学位置、属的范围的界定以及属下类群的划分一直存在着很多的分歧与争议。本文首先利用光学显微镜对春蓼属(Persicaria)以及近缘植物20种2变种的果
<正> 随着小麦生产水平的提高及良种的频繁调运,小麦种传和土传病害的发生与危害呈加重趋势,已成为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的重要限制因素,尤其是小麦全
会议
<正> 自2002年11月底中国广东地区暴发流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Infectious Atypitical Pneumonia,IAP)以来,全球多个国家,尤其是中国大陆、东南亚等地都出现了暴发流行,2003年2
会议
文章对静宁县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增强企业经济发展后劲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怒(英语anger)”是人生命过程中最危险的情感之一(Ekman&Friesen 2003),长期以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这一情感开展了广泛研究。在英汉“anger/怒”概念隐喻研究方面,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