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业调绘系统中的语音识别技术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trebleclef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交流是人类最自然便捷的交流方式,而语音交互则是人机交互领域最直接的交互方式之一。针对外业调绘工作中,人机交互方式仍然仅使用图形显示器、虚拟键盘和多点触控等相对匮乏的方式,造成要素属性编辑工作繁琐的现状,基于智能语音交互技术中语音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本文尝试将语音识别技术引入到外业调绘系统中,让调绘系统能够“听懂”人类语言,使用语音识别技术来辅助作业,为外业调绘中的要素属性编辑工作提供一种更为方便、快捷、高效的交互方式。本文就语音识别技术在外业调绘系统里要素属性编辑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研究现有的语音识别理论与技术,选取微软的SAPI作为语音识别开发工具,分析其框架结构和内容,总结将语音识别技术引入到外业调绘系统中的关键问题:语音识别开发、语法规则定义和语义理解建模。2.分析SAPI开发工具的环境配置、核心接口和应用需求,设计孤立词语音识别程序开发流程,构建简单的语音识别程序。通过测试不同模式下语音识别程序的正确识别率,选择命令控制模式开发语音识别程序。3.分析外业调绘中要素属性编辑的语言特征和对话模式,构建要素属性相关词汇库、整理语法规则结构,自定义适用于要素属性编辑的语法规则,并对其进行测试。4.研究领域汉语言理解的特性,构建基于要素属编辑语法规则的语义理解模型,分析SAPI语法规则中关键字的提取方法,并按语义理解模型将语音信息映射为相应的功能函数,从而以语音方式对要素属性进行编辑。本文选取微软的SAPI作为语音识别开发工具,自定义适用于要素属性编辑的语法规则和语义理解模型,实现了以语音方式编辑要素属性的功能,使调绘系统具备了一定的人工智能。
其他文献
随着转基因农作物在全球大规模商业化释放,其安全性评价研究的不断深入,转基因农作物超出最初改造目标而在表型、组分、代谢等方面所表现出的非预期效应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通过盆栽试验,以T1、T2和T3代转LUC、HPT基因大麦及原始对照Gp为供试对象,研究了其农艺性状、木质素代谢等生理特征及籽粒营养特性,以期为转基因大麦的生产和安全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表明,LUC及HPT基因
信息共享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国家电子政务及国家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的建设,跨部门和跨行业综合性地理信息系
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 DAR)技术作为一种主动遥感技术,尤其在森林高度及其垂直结构方面,能获取高精度的三维空间信息。利用Li DAR数据进行森林结构的定量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对近几年来基于栅格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水系网技术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讨论由栅格数字高程模型(DEM)自动提取水系网的原理和方法,经过对多种方法的比较研究,从而选择更
采矿方法选择是进行矿山生产后续工程的基础,采矿方法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建设项目的工期、成本、生产能力和整体经济效益。目前,计算机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科学
随着北京城市环境问题的恶化,城市森林生态功能显得愈为重要,树冠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已成为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树冠表面积、体积是研究林分空间结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