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政协议无效的司法认定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tianmei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协议是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合作的新型管理方式,作为平和且富有柔性的行政方式以其明显的优势在行政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行政协议无效的认定相较于单方行政行为和民事合同无效的认定而言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体现在行政协议具备行政性和契约性双重属性、意思自治因素凸显以及效力认定模式特殊等。因此行政协议无效的认定无法单独适用行政行为无效的相关规定或者民事合同无效的相关规定,而是应当对二者予以融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行政协议规定》)这一司法解释第12条专门对行政协议无效的认定作出规定,其中第1、2款规定行政协议无效认定采用的是“行政行为无效+民事合同无效”认定标准,第3款规定的是行政协议无效补正标准。司法认定行政协议无效的逻辑主要包括三种情形:一是行政法律规范或民事法律规范单独适用;二是行政法律规范与民事法律规范嵌套适用;三是行政法律规范与民事法律规范同时适用。在对法规范和司法案例进行梳理分析之后不难发现行政协议无效的司法认定还存在较大问题:首先,虽然该司法解释已经对行政协议无效的认定标准作出了规定,但该规定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仍然较为困难,存在裁判上的分歧;其次,行政协议无效的认定范围并未予以明确,认定部分条款无效是否有必要且部分无效的标准是什么,都需要进一步探究;最后,该司法解释规定无效行政协议在无效原因消除之后可以认定为有效,这一效力补正规则具体应该如何适用也有必要进一步细化。因此,以行政协议的双重属性以及行政法律规范与民事法律规范(以下简称“行、民法律规范”)在行政协议无效认定中的适用为切入点,以《行政协议规定》第12条以及相关司法判例为分析对象,借鉴域外行政契约无效认定相关理论、立法和实践经验,探讨行政协议无效司法认定的完善路径。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完善:首先是确立无效认定标准。建立行政协议无效认定的特有标准,该标准具体为:一是重大且明显违法,二是违背公序良俗,三是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此外还应当优化行政协议无效司法认定的利益衡量机制。其次是明确无效认定范围。进一步明确认定行政协议部分无效的适用条件,当无效条款与协议中其他条款不可分割,或者该条款属于协议基础核心条款,去掉该条款相对人不会签订该协议或者将产生相对人无法接受的影响,应当认定整体无效。最后是细化效力补正规则。行政协议无效补正规定过于宽泛,对协议效力补正从主体资格和能力瑕疵、意思表示瑕疵、程序瑕疵、形式瑕疵、内容瑕疵五个层面作出限制。且明确无效协议补正后,行政机关对无效原因未消除期间相对人受损的权益仍应承担赔偿责任。
其他文献
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在中国的文化艺术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而随着时代的变化与人们审美形态的多元发展,中国画从图像内容到展示陈列的方式都有了许多新颖的转变。本文将围绕中国画作品的空间展陈方式在发展中的演变展开讨论,从中国画的历史展示方式开始,探讨其发展特点并结合当下艺术语境发展探讨中国画展陈方式的变化,从变化中对中国画未来的发展趋势影响做出总结,也就是中国画在随着时代发展中逐渐将展陈方式纳
学位
公共建筑能耗持续升高,建筑中的各类用能设备是建筑能耗的主要产生来源。能耗监测系统的出现使得设备能耗实时跟踪记录成为可能,但受限于实际工程背景使得监测系统无法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搭建安装,导致记录数据质量偏低,无法充分发挥其监测建筑能耗水平的作用。提升监测系统设备能耗数据质量,刻画公共建筑用能设备运行特性,掌握设备能耗变化规律,以此规范建筑设备用能方式,推动公共建筑节能降耗,是国内外学者十分关注与优先解
学位
现代社会,组织分工日益精细,行政活动已非单一的行政行为即可完成,而是需要多个部门参与或运用各种综合手段才能完成。如果在此类行政活动中,相对人的利益受到侵害,通常会单独或者一同将这类关联的行政行为向法院提起诉讼。然而,如果相对人对先行行为因某些原因没有能够及时寻求救济,反而在被诉行政行为的诉讼中争议先行行为,故而面对这类诉讼时,法院该如何选择呢?这个问题就是关于行政行为违法性继承的描述。在我国,相关
学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双方已签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教育协同发展框架协议》,如何推动教育协同发展是成渝地区高职院校亟需解决的问题。在线开放课程解决了学习时空的限制,但目前成渝地区高职在线开放课程面临同质化、质量不高等问题,本文从课程资源优化、共享机制、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索在线开放课程改革路径。
期刊
社会的发展伴随着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空气问题,然而我们每时每刻都需要呼吸空气,所以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为了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对环境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气敏传感器逐渐发展,并在安全维护、环境监测、医疗健康及食品安全等领域应用广泛。气敏材料是决定气敏传感器性能的主要因素,其中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敏传感器因制备流程简便、制作成本低、稳定性好等优点成为研究热点。本论文开发了具有新型
学位
为了回应制约监督行政权力、尊重行政首次判断权、保护国家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的现实需要,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应运而生。事实上,通过诉前程序终结案件已经成为了行政公益诉讼结案的主要方式。但在理论与实务中,仍不乏诉前程序仅为“前置程序”、“阶段性工具”的声音,人们未能真正认识到诉前程序的独立价值所在。诉前程序的现有定位是:性质上的诉讼前置性、功能上的配套性以及监督范围上的限定性。这一定
学位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当前粤港澳大湾区三地法律制度的差异已成为大湾区发展面临的极大挑战,一个原因则在于缺乏直接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另一个原因在于粤港澳大湾区本身所存在的“1+2+3X”模式的特殊性,这使得其既不同于欧盟地区国与国之间的跨国合作,也不同于美国旧金山、纽约等知名湾区属于联邦制国家下的跨区域合作,还不同于日本东京湾区或是我国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等区域在相似的政
学位
行政协议是在创新行政机关社会管理方式、促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背景之下产生的,针对行政协议产生的纠纷,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将行政机关一方违约纳入诉讼中,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又出台相关司法解释明确了具体实施细则,但是司法解释的出台也并未完全解决目前实践中的适用困境。由于我国行政协议制度发展时间比较短,相关法律文本规定路径不一致,行政机关仍然会采用多种方式处理相对人的违约行为,因此探索出一种既能兼
学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机遇,成渝地区在双城经济圈中的区域差异性、定位特色化和不均衡特征使得职业教育协同治理成为必由之路。推动职业教育协同治理必须立足当下职业教育治理主体缺位、权责不清与利益诉求偏差的现实困境,积极完善职业教育协同治理主体框架,厘清主体间权责关系,推动产才深度融合,破解现存体制机制桎梏,以实现职业教育治理多元主体共治共赢的良好局面。
期刊
美国统治菲律宾初期,在南海利益主要限于因贸易而产生的通航自由与安全需求,因此其对南海的关注和认知也有限。随着日本逐步突破华盛顿体系的约束,打破了南海区域权力平衡,美国开始关注我国南沙群岛的战略价值。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南海成为打击日军的重要区域,美国由此逐步介入南海,并重估南海诸岛的价值与意义,开始掌握战后西、南沙群岛处置的主导权。美国的南海政策即以此认知为基础,其核心态度与立场大致不变,只是基于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