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单体与丙烯酰胺(AM)单体的共聚物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Poly(DMDAAC-AM)],简称PDA,其具有正电荷密度高、阳离子单元结构稳定、水溶性好、高效无毒、pH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采矿、日用化工、石油开采、纺织印染以及水处理等领域中。国外在20世纪50年代就对PDA进行研究并投入工业化生产;我国虽然已经对其进行了工业化生产,但产品性能与应用范围仍然与国外产品存在一定差距。本研究采用无机引发剂过硫酸铵((NH4)S2O8)作为引发剂,在合成过程中引入微波辅助条件制备了丙烯酰胺(AM)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的共聚物PDA。优化合成条件为:微波时间1.5min,DMDAAC与AM质量比4:16,引发剂投加量0.5‰,苯甲酸钠投加量0.4‰,EDTA投加量0.3‰,尿素投加量0.2‰,水浴时间为4h,水浴温度40℃,pH值为2,在此优化条件下合成了特性粘度为4.89dL/g的PDA,最快溶解时间2.5h。通过红外光谱(IR)与核磁共振图谱(NMR)证明了实验室自制PDA产物为AM单体与DMD单体的共聚物。电镜扫描(SEM)表明,实验室自制PDA表面有大量孔洞,表面粗糙,凹凸不平,比表面积较大,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与架桥能力,能够有效的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差热热重(DTA-TGA)分析表明实验室自制PDA在常温状态下具有足够稳定性,不会发生分解。将实验室自制PDA用于处理某大学池塘水,考察指标为浊度与UV254。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室自制PDA能够有效的降低水体浊度和UV254值。优化絮凝条件为:PDA投加量为2mg/L,快搅速度为280r/min,慢搅时间为12min,静置时间为25min。将实验室自制PDA与传统絮凝剂聚合氯化铝(简称为PAC)复合使用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当PAC投加量为30mg/L,PDA投加量为2mg/L时,水体浊度值降到1.0NTU以下,达到国家饮用水关于浊度的标准,与PAC单独处理效果相比较,产生的絮体更大,澄清所需时间短,UV254去除率达到20%左右。此外,将实验室自制PDA用于去除水体中的苯酚,取得较好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实验室自制PDA能够有效去除水体中的苯酚,去除率可高达99.9%。苯酚的去除率还与其初始浓度有关,当苯酚初始浓度分别为1.0mg/L,0.75mg/L,0.5mg/L,0.25mg/L,0.1mg/L时,苯酚初始浓度越低,PDA对其去除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