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网络关系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 ——以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为中介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ufen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创新变得越来越开放,企业竞争优势不仅源于自身拥有的资源和能力,而且源于企业的外部联系。技术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内部技术知识的开发和利用代价高昂,风险甚大。仅仅从内部管理知识限制了从外部获取新思想和新知识的能力,内部知识积累不是技术创新的唯一来源,借助网络关系持续地从外部搜寻新知识也很关键。企业通过网络关系被连接到更广泛的创新系统中,与关系伙伴共同面对技术和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通过网络关系进行外部知识获取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价值,网络关系是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资源,已构成开放式创新的重要维度。创新发生在全球分散的组织中,这些组织跨越日益渗透的边界交换技术知识,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可以也应该突破组织边界,组织内外部的界限日渐模糊。安全而稳定的网络关系以规模效益和丰富的知识基础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外部技术获取能降低内部技术开发的风险,更好地应对技术开发成本和技术复杂性的增加,不但能取得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也能获取内部难以开发的新知识,还可以重构现有知识基础。网络关系作为应对日益开放和动荡的创新环境的组织形态已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普遍关注。然而,学者对企业网络关系的内涵界定、维度划分等问题还存在分歧,其理论体系尚不成熟,网络关系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在对网络关系的内涵、维度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网络关系和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不仅能极大丰富技术创新理论,而且对于企业有效利用网络关系进行技术创新,以应对动态的技术和市场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系统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依循资源基础观“资源——能力——绩效”的研究范式,建构了以组织创新氛围和环境动态性为调节变量的“网络关系——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技术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以我国技术密集型企业为调查对象,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了网络关系对技术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在网络关系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组织创新氛围在网络关系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之间的调节效应,以及环境动态性在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效应。本文的主要内容有:(1)基于对网络关系、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技术创新绩效、组织创新氛围和环境动态性等文献的系统梳理,界定了网络关系、组织创新氛围和环境动态性等关键构念的概念和维度。(2)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了网络关系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内在机理。首先,建构了以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为中介变量、组织创新氛围和环境动态性为调节变量的网络关系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对这些变量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设。然后,运用SPSS24.0和AMOS22.0等统计软件,通过描述统计、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及SEM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检验网络关系通过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3)在挖掘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地调研和相关专家观点,开发了企业网络关系、组织创新氛围和环境动态性的测量量表。(4)基于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结果,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从网络关系构建、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建设、组织创新氛围营造等方面提出提升技术创新绩效的对策建议。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网络关系各维度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各维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在具体维度上,网络关系三维度关系选择、关系维护、关系利用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三维度技术机会感知能力、创新资源整合能力、组织变革能力的影响程度略有差异。(2)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各维度对技术创新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在具体维度上,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各维度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略有差异。(3)网络关系中的网络关系选择和网络关系利用对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网络关系维护对技术创新绩效的直接正向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网络关系维护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4)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对网络关系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的中介效应显著。在具体维度上,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各维度对网络关系各维度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中介作用不同。其在网络关系选择、网络关系利用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而在网络关系维护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发挥完全中介效应。(5)组织创新氛围对网络关系和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之间的关系发挥正向调节作用。组织创新氛围正向调节网络关系选择、网络关系利用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各维度之间的关系。组织创新氛围对网络关系维护与技术机会感知能力、组织变革能力之间的关系的调节作用在统计上不显著,但正向调节网络关系维护与创新资源整合能之间的关系。(6)环境动态性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技术动态性正向调节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各维度和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市场动态性对技术机会感知能力、创新资源整合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之前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但对组织变革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的调节作用在统计上不显著。(7)企业竞争优势在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适当交互中产生。本文的理论与实证表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在网络关系与组织创新氛围交互中产生,技术创新绩效在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环境动态性交互中产生。由此推断,企业竞争优势是在企业内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本文的创新点是:(1)对网络关系的维度构成做出了新的界定。本文在大量梳理社会网络和战略联盟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多维地对网络关系的内涵进行界定,强调了网络关系是组织的外部战略创新资源的基本属性。并结合之前相关学者对于网络关系和技术联盟的观点,依据网络关系的逻辑构建过程,进一步提出网络关系的关系选择、关系维护和关系利用等构成维度。(2)开发了网络关系、组织创新氛围和环境动态性测量量表。本文严格遵照专家提出的量表开发程序,结合演绎法和归纳法开发相关构念量表,在基于初始题项收集的预调研数据通过信度效度和因子分析后,确定正式的量表题项。(3)依据资源基础观,建构“网络关系——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技术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在分析和验证网络关系、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直接效应的基础上,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在网络关系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4)探讨和验证了组织创新氛围在网络关系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之间、以及环境动态性在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依据权变理论,将组织创新氛围作为调节变量纳入网络关系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作用机制的探讨中,分析了组织创新氛围水平如何影响网络关系各维度和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各维度的关系。同时,依据企业能力产生竞争优势的作用情境,将环境动态性作为调节变量纳入研究范畴,分析了技术和市场环境的动态水平如何影响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各维度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网络关系、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和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确定了企业网络关系和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产生竞争优势的边界条件。基于本文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论文提出,在开放、动态的创新环境中,企业为了提升技术创新绩效,应该重视网络关系的作用,积极构建外部网络关系。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在网络关系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效应,因此,要提升技术创新绩效,企业还应积极提升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基于组织创新氛围的调节作用,在通过构建网络关系提升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过程中,企业应培育浓郁的组织创新氛围,强化网络关系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影响。基于环境动态性在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在动荡的技术和市场环境中,企业应积极构建环境信息搜寻系统,提升对技术和市场机会的感知和识别能力,增强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
其他文献
近年来癌症发病率日趋增加,癌症早期筛查困难,后期治愈率低使得癌症治疗成为世界难题之一。对癌症标志物的灵敏检测可以为癌症早期诊断提供新的分析策略,从而为癌症治疗赢得先机。核酸除作为遗传信息载体之外,还能够基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来实现核酸的智能响应与组装。特异性功能核酸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一是核酸适配体(Aptamer),它能够高特异性、高亲和性地结合特定的靶标物质;二是核酸酶(DNAzyme),它可以模
水下文化遗产是人们认知与探索海洋、兴盛和拓展水上贸易、形成和传递海洋文化的宝贵的实物见证。但是,水下文化遗产却遭受着被周围环境不断侵蚀破坏的危险,尤其是水下脆弱文物。为了防止水下脆弱文物被严重损坏,将水下脆弱文物发掘出水后置于可控的环境中长久保存是一个安全的保护策略。在不破坏文物水下存在状态的前提下,将脆弱文物安全地提取出水和转移是该策略实施的关键步骤。但是,由于文物本体的脆弱性,水下遗址中的脆弱
地表覆盖是对地球表面各种物质属性与特征的空间描述,是土地利用、气候变化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研究规划的基础数据,科学准确地测定地表覆盖类别的空间分布与动态变化,对于研究地球系统的能量平衡、碳循环、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地理国情监测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代,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地表覆盖类别信息的获取提供了数据支持。基于遥感影像提取专题信息是快速获得区域乃至大范围地表覆盖类别数据的主要手段。然而,从
大型水利工程(如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引汉济渭、梯级枢纽等)的建设引起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水文、水质和生态环境的演变,使汉江从原来重要的自然河流变成集调水、防洪、航运、发电、灌溉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为一体的人工调控的功能性河流。随着水利工程的建设,汉江原有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汉江水域自然生态系统已出现严重退化迹象:结构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稀有物种消失、水华频繁发生等。而生态系统的受损会对流域水
媒介发展的历史是传播结构的革命史,时空关系在其中发生根本变化,当前显著跨越了时空藩篱并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媒介浪潮,正是网络直播的产生及其迅速发展。然而网络直播从诞生之日便在巨大争议中成长,用户狂欢与负面导向、民主实践与商业扩张、持续监管与问题不断等等,种种争论针锋相对,成为网络直播区别于其他新媒体技术独有的社会影响。本文认为,我国网络直播引发的争议背后,是原本归属国家所有的媒介技术不再延续既存所
学位
学位
通过概述内蒙古鄂尔多斯分布有战国、秦、隋、宋、明五个时代长城的情况及其修筑的历史背景,详细描述鄂尔多斯高原传承至今的秦始皇跑马修边墙、孟姜女哭长城、昭君出塞、君子津传说、茶马互市、走西口、漫瀚调、鸡鸣三省、封贡互市明蒙商贸文化街等经典长城文化和传说,总结、分析出鄂尔多斯长城文化的多个特点和形成缘由,即鄂尔多斯高原是我国"长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地区是我国农耕与游牧交错的典型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
群岛制度的意义在于保护群岛自身的整体性,以及由此而生的特殊的政治安全利益、环保利益和经济利益等。尽管,大陆国群岛与群岛国群岛存在同样的特殊利益,需要加以保护,但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四部分目前仅能适用于群岛国群岛,而不能当然地适用于大陆国远洋群岛,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制度设计上的空白。文章开篇介绍了群岛的概念及其制度演进,之后,从国际法的两个主要渊源入手,探讨了公约现有条款在远洋群岛的有限适
在过去的十余年中,基于元素标记策略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逐步兴起,并发展成为定量生物分析中的一项革命性技术。其具有灵敏度高、动态线性范围宽、分析速度快、重现性佳、可多目标分析物同时检测、耐受复杂基质干扰等优点,同时所使用的元素标签廉价易得、性质稳定且生物相容性好,在有机小分子、生物大分子以及生命有机体的定量分析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然而,目前基于元素标记策略的ICP-MS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