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来自国内外的90个银杏种质为材料,采用CTAB法提取幼嫩银杏叶片总DNA,从64对EcoRI/MseI引物(其中Msel引物为荧光标记物)中筛选出7-8对清晰、多态性高的引物,对90个银杏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AFLP分析。采用GeneScan3.1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构建0、1数学矩阵。利用POPGENE32 version1.32软件计算遗传多样性指数,采用NTSYS.pc2.11f计算软件,得到Dice相似性系数矩阵,并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8对引物首次对来自美国、荷兰、日本、法国和我国的21个银杏观赏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共产生1117条谱带,229个特异位点(包括单态带单态带175条和缺失带54条),多态带983条,多态带的比例为88%;每对引物鉴别效率为100%。品种之间的相似系数为0.49-0.84。当相似系数为0.73时,供试观赏品种可分为四类。聚类结果表明:品种并没有全部按来源地聚类,各来源地的品种之间存在着广泛的交流。来源地相同的品种并不单独聚成一类,中国和法国的品种分别属于其中的三类。根据对观赏品种的特异位点、相似系数、聚类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表明,‘塔形银杏’、‘垂乳银杏’、‘筒叶银杏’、‘大耳银杏’、‘斑叶银杏’、‘展冠银杏’、‘垂枝银杏’、‘沂源叶籽银杏1’这8个品种是银杏观赏品种中的重要特异种质。14个国外银杏观赏种质平均多态带的比例高于7个国内种质。(2)首次利用7对引物对对来自国内的29个银杏雄株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7对引物共产生1173条谱带,187个特异位点和1145条多态带,多态带的比例平均为97.6%。每对引物鉴别效率达到100%。所有种质之间相似系数在0.38-0.82之间,所试种质遗传变异大。当相似系数为0.51时,全部种质可以分为2大类,山东的大部分种质聚为一类。‘天目山6’、‘宁国2’、‘郯城5’可能是比较原始的种质。29个国内雄株的遗传多样性略高于21个银杏观赏种质。(3)利用7对引物对来自国内外的49个银杏雌株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共产生1219条谱带,131个特异位点(包括单态带120条和缺失带11条),多态带1200条,多态性为98.44%。每对引物的鉴别效率为100%。各雌株种质之间相似系数在0.39-0.83之间。在SC=0.51、0.64处,供试材料分为2类和7类,所试山东银杏雌株种质占总类型的100%,山东银杏雌株种质存在着较宽的遗传基础。49个国内雌株的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