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阈下变译策略研究——以旅游文本英译为例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bsiszx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译现象的存在由来已久,例如广告的增译,新闻报刊的编译,科技信息的摘译等等。对于这些翻译方法的使用,中国学者黄忠廉教授,基于其多年的翻译实践,于2001年系统地提出一个全新的翻译理论体系即“变译理论”。与传统的全译理论相比,变译理论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变译手段如:增、减、编、述、缩、并、改对原文内容有选择、有重点的翻译。作为一种新生翻译理论,其丰富并创造了翻译学新的理论形态,并为将来可能开发的变译方法拓展空间。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双重层面研究变译策略。回顾以往其他理论学说对变译理论的关照,从语用学、目的论、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等角度出发的关照居多。本文突破常规从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研究变译,以文学批评理论——接受美学关照常用于非文学翻译研究的变译理论。通过对变译及接受美学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变译及接受美学二者主体兼容、标准一致、过程趋同,由此接受美学为变译研究提供强有力理论支持。同时,笔者将变译理论应用于旅游文本英译中,通过将旅游文本翻译的实用性特征与变译理论的满足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的特点有机结合,选取典型例子,验证该理论的实用性。  通过分析总结目前我国通行的旅游文本,其涉及大量中国历史文化信息,呈现典型汉语言思维形式,加之目前此类语篇翻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翻译质量却广受批评,更说明了旅游文本英译中“变”的必要性。作者也希望借此项研究为旅游文本的汉英翻译提供一种合适的翻译策略和理论保障。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生态危机全球化和全面化的背景下,生态成为当前各学科研究的热点。在文学研究领域,生态批评家威廉·鲁克尔特(William Rueckert)认为探索文学生态学或者通过将生态学概念应用
为了寻找自身的社会认同,人无法避免成为某个群体的成员,内群与外群的形成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基于内外群不同的核心比较维度,群际以其异于独立个体的特点赋予群体成员全新的思考
介绍声音编辑软件GoldWave的基本使用方法,如获取音频、编辑声音和制作音频的特殊效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