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元教学设计是以教材为基础,对教材中“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分析、重组以整合成较为完整的教学单元,从而优化教学效果的教学设计。但通过对80份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后,发现当前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主要缺乏“生本性”,在教学设计时过于依赖单元内各知识之间的逻辑结构。本研究希望通过对“学情分析”与“单元教学设计”展开研究,建立一个“基于学情分析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理论框架并提供一系列可操作的路径,通过提升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生本性”以改变当前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现状。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解决教师在“学情分析”时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与疑惑,达到改善“学情分析”现状的研究目的。本研究由六个章节组成,内容如下:第一章内容先阐述了研究问题的由来,对“单元教学设计”与“学情分析”进行了文献综述,基于文献综述的结果,确定研究的意义,随后对“学情”、“学情分析”以及“单元”进行概念界定并梳理研究思路、确定研究方法。第二章内容是对“学情分析”进行概述,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及教师的访谈归纳出“学情分析”的意义;再通过收集、整理相关文献中所涵盖的“学情分析的内容”,将其汇总分类,根据本研究的需要挑选出相应的学情分析内容;最后,通过收集教学设计案例以及对一线教师的访谈,了解学情分析的基本方法。第三章内容是对“单元教学设计”进行概述,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及对教师的访谈了解“单元教学设计”的意义;再通过对文献的整理总结出“单元教学设计”的理论特征;最后分析所收集到的单元教学设计归纳出其基本操作流程。第四章内容是基于所搜集到的80份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案例所进行的案例研究,以找寻其现状特点;再将其现状特点与第三部分所归纳出的“单元教学设计”的理论特征进行比较,以发现当前单元教学设计的不足之处。第五章内容基于之前的讨论,将“单元教学设计”与“学情分析”进行整合,设计出“基于学情分析的单元教学设计理论框架”;再以该理论框架作为基本设计模型,以沪教版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为例,进行单元教学设计,以展示基于学情分析进行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可操作路径。最后一章是本研究的结论与展望。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罗列了研究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确定了未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