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弧头立铣刀后刀面及相关特征磨削工艺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h66226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圆弧头立铣刀作为整体式立铣刀的一种类型,具备优异的切削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精密仪器等领域的复杂曲面加工。圆弧头立铣刀后刀面的表面质量和回转轮廓精度直接影响被加工零件的表面质量和加工精度。国内圆弧头立铣刀后刀面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现有研究针对后刀面工艺存在的表面过渡不光滑、回转轮廓不规则等问题仍缺少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本文分析了圆弧头立铣刀后刀面及相关结构特征,首先建立了描述后刀面及后刀面间隙的模型,然后研究了后刀面及后刀面间隙工艺的磨削轨迹,最后通过实际加工验证了磨削方法的正确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圆弧头立铣刀后刀面及后刀面间隙模型通过分析圆弧头立铣刀结构,定义了相应坐标系下的后刀面和后刀面间隙的几何参数,完成了周刃和端刃刃线模型的计算推导,并基于该刃线模型推导了后刀面直纹母线模型,最后通过坐标变换实现了圆弧头立铣刀后刀面和后刀面间隙在同一坐标系下的参数化表达。(2)圆弧头立铣刀后刀面磨削轨迹分析并定义了从周刃到端刃的后刀面四轴连续磨削方法。通过工件坐标系下定义以后刀面直纹母线为约束的砂轮姿态,实现了后刀面从周刃到端刃四轴连续磨削方式,并通过工艺参数调整砂轮姿态从而避免磨削干涉,保证了后刀面的光滑连接。(3)周刃后刀面间隙磨削轨迹通过定义砂轮初始磨削姿态和工艺参数,计算了砂轮中心点坐标和砂轮轴矢量,然后遍历所有刀刃点形成了砂轮磨削轨迹,从而实现了周刃后刀面宽度的控制和周刃未加工表面的清除。(4)端刃后刀面间隙磨削轨迹通过定义砂轮初始磨削姿态和工艺参数,计算了砂轮中心点运动轨迹和与之对应的砂轮轴矢量,形成了砂轮磨削轨迹。该工艺达到了清除端刃尖点,减少端部磨削余量的目的,且实现了针对不同齿数刀具不同位置端刃尖点的清除。最后进行仿真加工和现场加工,并通过参数测量验证了后刀面及后刀面间隙工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能够为圆弧头立铣刀后刀面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的需要,特种合金的制备成为了各国争相研究的重点。钛合金(Ti-6Al-4V)以其低密度、高强度和热稳定等优良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然而,Ti-6Al-4V也存在硬度不足和导热系数低等一些缺陷,这些缺陷导致了Ti-6Al-4V零部件易出现表面磨损失效和疲劳断裂,并限制了其在各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因此,为了探究Ti-6Al-4V的表面摩擦磨损性能和加工特性,本文采用有限元和人
茶叶是我国重要经济作物,曾在我国农业、经济、文化以及外贸等诸多领域产生深远影响。茶叶作为中国传统饮料,一直受着广大消费者热爱。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茶叶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以及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持续改变,茶叶品牌逐渐成为判断质量好坏以及购买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茶叶品牌可分为企业品牌和区域公用品牌,但是中国茶产业品牌的现状是由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占据主导。近年来,随着我国各级政府与茶企不断重视,
近海生态系统可提供全球生态系统三分之一以上的服务功能,支撑超过50%的世界人口和90%的渔业。近海污染(石油烃类和重金属)、富营养化和酸化等多重压力胁迫下生态系统的服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VEGFR-2介导VEGF调控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进而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导致血管生长。VEGFR-2在卵巢癌、甲状腺癌、黑色素瘤、髓母细胞瘤等多种恶性肿瘤中高度表达。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receptor,c-Met)为酪氨
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观察益气温阳化瘀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a trophic gastritis CAG)且证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弱证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对照试验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症候积分、胃镜表现评分、胃黏膜病理积分等资料客观评价益气温阳化瘀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防止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程进展甚至癌变可能,改善预后。方
粉煤灰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损伤不是由某一种因素单独作用造成的,而是受到两种或者多种因素共同制约。在我国华北地区,建筑物不仅受到二氧化碳的侵蚀,且夏季多雨冬季冻融循环较
随着计算机视觉以及图像处理等技术的发展,图像配准已成为其发展中一项关键且不可缺少的基础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遥感技术、环境监测、模式识别等领域。遥感图像配准是指对同一目标区域下的不同时段、不同角度、不同波段、不同光谱、不同传感器等不同条件下采集到的多幅遥感图像根据某种相似性度量,以此找到像素间的某种正确的对齐关系,完成几何校准的过程。目前,遥感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图像模式的多样化,传统的图像配准技术
包虫病也被称作棘球蚴病,该病产生的原因是人体感染棘球蚴绦幼虫(棘球蚴)后其寄生于体内。在世界各地的牧区发现比例高,我国是发病率比较高的国家之一。该病对人类和大型牲畜健康均有严重危害,是当代全球共同的公共卫生问题。包虫病的早期诊断发现不仅能够减轻患者身体疼痛和心理负担,也能减轻后期治疗难度和成本费用。因此包虫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全世界对包虫病的诊断方式主要有临床、成像学、免疫学及血清检查
目标跟踪是现实世界中的基本问题。随着现代探测技术的发展、武器装备的进步、目标及环境复杂性的增加,目标跟踪系统面临诸多新问题与新挑战,密集多目标场景下的跟踪问题包括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搜索引擎为用户获取各种信息提供方便,但随着数据量、信息量的大幅增长,存在着信息过载的问题,用户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获取有效的信息成为了亟待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