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毛竹利润呈下降趋势,打击了人们对毛竹林的经营热情,出现了较大面积的毛竹林常年疏于管理,处于自然封育状态。为了探究自然封育对毛竹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本文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常规经营(0年)和不同封育年限(10,20,30年)的毛竹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封育年限下毛竹林林分结构、林下植被、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细菌群落和真菌群落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对细菌和真菌群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毛竹利润呈下降趋势,打击了人们对毛竹林的经营热情,出现了较大面积的毛竹林常年疏于管理,处于自然封育状态。为了探究自然封育对毛竹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本文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常规经营(0年)和不同封育年限(10,20,30年)的毛竹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封育年限下毛竹林林分结构、林下植被、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细菌群落和真菌群落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对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毛竹林单位面积毛竹数量随封育年限的增加逐渐增加,而毛竹平均胸径则显著下降(P<0.05)。(2)毛竹林下灌草植物受自然封育的影响,灌木植物多样性随封育年限先升高后下降,封育20年时达到最高值,草本植物多样性随封育年限的增加而减少。(3)自然封育后,土壤容重显著下降(P<0.05)。林下植被恢复促使枯落物层积累增加土壤碳输入,土壤有机碳显著提升(P<0.05)。土壤p H值在自然封育20年后显著下降(P<0.05)。此外,土壤养分速效钾、有效磷和碱解氮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4)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在封育后先升高后下降,封育10年时达到最大。毛竹林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在封育后明显提升。β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在自然封育20年后会趋于稳定。(5)细菌和真菌群落与土壤有机碳、速效钾、有效磷、碱解氮有较好的相关性,土壤养分促进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细菌、真菌群落的恢复与土壤养分的提升存在时间差,微生物群落对封育的响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其他文献
国画相对于西方绘画,一直具有独特的东方哲学思维和人文内涵,它作为中国画家观察和表现外部环境与自我内心的一种形式,作为画家用以表达悠久的文化传统契合时代变迁的有机构建,历经千年后形成了一种程式化,注重表现意象造型的语言,并且随着时代变迁还在不断发展。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技法语言传达出东方式的审美意境,并在不同时代形成了自己的表现语言和技法。意象山水是山水画中的一个分支,创作
河东裴氏是中古时期的著名士族群体。系统整理与分析河东裴氏家风与家学的发展状况,这有助于了解河东裴氏的文化生活,进而探寻河东裴氏绵延千年的文化根源。前人虽针对河东裴氏家风与家学有所整理,但局限于某一时代之家风或家风、家学某一部分具体内容,未对家风进行整体、系统研究,且未深入分析家风与家学背后的影响因素与历史意义。为此,河东裴氏的家风与家学研究,将采取以正史为主、碑刻为辅的史料分析方法,以及探访裴柏村
中国传统绘画题材大致可分为人物、山水和花鸟三大类别,肖像画是人物画中的一大重要分支,自身具备独特的个性,追求形神兼备,注重内在精神表达。明代中晚期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有着各自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商品经济的繁荣,使市民阶层力量壮大,人们开始关注自身和肯定自身,肖像画艺术就是其中一种媒介。明代中晚期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均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且肖像画有着写实共性和各自的特性,使本文具有可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又一次聚焦“三农”,同时指出解决农村劳动力问题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国家层面基于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考虑,呼吁培育懂技术、有文化、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用以解决劳动力问题。新生代农民是新型职业农民的最主要来源,其务农意愿直接影响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成效。根据众多学者研究,农民作为微观主体,心理特征、偏好、意愿等主观因素对农民决策行为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深入研究新生代农民
进入21世纪,教学生活化理念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尤其是近年来,教学生活化理念已经有书本的宏观角度研究转向落实教学实践的微观层面,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界同仁的追捧。新一轮教学改革倡导“教育要回归生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统编版新课程《道德与法治》教学目的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道德引导和法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
中国经济由注重“量”已经转向注重“质”的发展。与此同时,传统三七药材及其制品存在各种缺陷,逐渐为人们所置疑,急需质的飞跃。为改善三七药材及制品的缺陷,提升其利用率并改良其食用方式,本试验以三七药材为研究材料,对比分析了三七破壁饮片各工艺参数及其优势,且针对三七破壁饮片质量评价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果如下:(1)三七破壁饮片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当筛选机的频率达到400次/分,洗药机保持8转/分的转速
本文以出土文献为切入点,结合传世文献,以思想史的研究方法,根据出土文献中所见的诸子及儒家典籍文献情况,对战国后期至秦代的学术概况和儒学流变发展进行研究,本文由以下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战国后期的学术概况。战国后期,百家争鸣进入尾声,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代表的学术中心,诸子宣扬学说的方式由春秋及战国前期的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开始转变为进行集中的学术交流,同时也开始进行了学术政治化实践的尝试。以儒学、黄老
唐中后时期净土宗师法照是净土宗史上极为重要的人物。由于法照的著作并不多,而且在20世纪以前他的主要著作也失传,所以有关法照的研究并不多。自上世纪20年代敦煌藏经洞文献出土后,中外学者发现了大量有关法照的净土赞文,并逐渐对此展开研究。随着对法照及其赞文的深入研究,学术界对法照的净土教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日本学者对此研究最早,也着力最多。到了七八十年代,由于各项条件的熟具备,中国迎来了法照研究的第一个
“边缘人”在社会学研究领域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学科教育研究中也涉及“边缘人”的问题,我们研究中称之为“边缘学生”。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边缘学生”现象也是存在的,科学解决“边缘学生”问题是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果的内在要求,有助于提高高中学生的政治素养,厚植高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有助于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职业素养,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解决课堂教学弊端提供借鉴。通过对“边缘学生”概念进行定
明代兵部尚书在中央权力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是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废丞相,提高六部地位之后,作为兵部最高长官的兵部尚书的地位也随之提升。经考证,洪武朝实际掌管兵部事的尚书有25人,嘉靖朝有23人。从两朝兵部尚书的具体情况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兵部尚书的选任方式更加专业化,洪武朝兵部尚书选任多由“皇帝特简”,而到了嘉靖朝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廷推”制度,而且这一时期对于兵部尚书的选拔要求也越来越高。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