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不同氮素形态配比施肥对银杏碳氮代谢以及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影响,可以为银杏叶用林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1年生银杏实生苗为材料,采用温室盆栽试验,设置5种不同的铵硝比(m(NH4+-N):m(NO3--N))处理,分别为100:0、75:25、50:50、25:75和0:100,并设置3种氮素总质量浓度水平,分别为1 g/盆,2 g/盆和3 g/盆,测定了不同处理下银杏的生长、光合特性、碳氮代谢和主要次生代谢物的变化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NO3--N比例的增加,银杏幼苗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P4(铵硝比25:75)处理最高。随着氮素总质量浓度的增加,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其中M2(总质量浓度2 g/盆)处理最大。M2P4(2 g/盆-25:75)处理对苗高、地径和生物量的促进效果最好。(2)随着NO3--N比例的增加,银杏幼苗Pn、Gs、Ci和Tr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P4(铵硝比25:75)处理最高。随着氮素总质量浓度的增加,Pn、Gs、Ci和Tr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其中M2(总质量浓度2 g/盆)处理最大。M2P4(2 g/盆-25:75)处理对光合基本参数的促进效果最好。(3)随着NO3--N比例的增加,银杏幼苗碳代谢物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P4(铵硝比25:75)处理最高。随着氮素总质量浓度的增加,全碳、淀粉、蔗糖、可溶性糖含量以及AMS、SS、SPS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其中M2(总质量浓度2 g/盆)处理最大。M2P4(2 g/盆-25:75)处理对碳代谢的促进效果最好。(4)随着NO3--N比例的增加,银杏幼苗氮代谢物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P4(铵硝比25:75)处理最高。随着氮素总质量浓度的增加,全氮、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NR、GS、GOGAT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其中M2(总质量浓度2 g/盆)处理最大。M2P4(2 g/盆-25:75)处理对氮代谢的促进效果最好。(5)随着NO3--N比例的增加,银杏主要次生代谢物的含量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P4(铵硝比25:75)处理最高。随着氮素总质量浓度的增加,槲皮素、山柰酚素、异鼠李素、总黄酮、聚戊烯醇含量以及单株黄酮和聚戊烯产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其中M2(总质量浓度2 g/盆)处理最大。M2P4(2 g/盆-25:75)处理对主要次生代谢物的促进效果最好。NH4+-N和NO3--N混合施用增强了银杏的碳氮代谢能力、提高了主要次生代谢物质的含量,在当前土壤条件下,NH4+-N:NO3--N的比例为25:75,氮素总质量浓度为2 g/盆时效果最佳,在生产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