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MRA、CTA评估脑侧支循环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分析脑侧支循环对急性脑梗死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于兰州军区兰州总院神经内科行DSA检查明确为单侧ICA或MCA-M1段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85例,其中同期行MRA和DSA检查57例,CTA和DSA检查12例,CTA、MRA和DSA检查5例,经DWI确诊为急性脑梗死40例。(1)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别评估MRA-SI与DSA、CTA-SI与DSA及MRA-SI与CTA-SI结果的一致性;(2)采用秩相关分析脑侧支循环与3月后NIHSS、mRS评分的相关性;(3)采用ROC曲线分析总CS评估临床预后的临界值;(4)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通过比较侧支循环良好组和不佳组临床预后的差别,反过来验证该临界值是否是评估临床预后的指标之一。(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脑侧支循环形成的因素。结果:(1)MRA-SI与DSA(K=0.269,P<0.05)、MRA-SI与CTA-SI(K=0.282,P<0.05)评估脑侧支循环的一致性均较差。CTA-SI与DSA评估脑侧支循环呈中度一致(K=0.444,P<0.05)。(2)总CS与3月后NIHSS评分(?=-0.467,P=0.003)、mRS评分(?=-0.669,P<0.001)呈负相关。(3)总CS筛查临床预后(mRS?2)的临界值为18.5,灵敏性(81.5%)和特异性(90.9%)之和最高,AUC为0.924(95%CI:0.835-1.0,P<0.001)。(4)比较总CS≥19和总CS<19两组临床预后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卒中史、女性、年龄与脑侧支循环之间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DSA仍是评估脑侧支循环的参考标准,不能被MRA和CTA取代。无法行DSA检查时,可考虑行CTA检查予以初步评估。(2)脑侧支循环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预后,侧支循环形成越佳,临床预后越好。总CS=19可用于临床评估预后的指标之一。(3)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卒中史、女性、年龄不是脑侧支循环形成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