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研究 ——以原电池为例

来源 :信阳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xiao032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化的今天,国家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化学是众多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与经济发展社会文明密切相关。国与国的竞争实际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培养靠教育,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科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观念借助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而形成。高中设置化学课程,以形成化学核心素养为主旨,立足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开展“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氧化还原反应”主题下的教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以发展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为切入点,阐述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核心概念,调查了现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特点将原电池知识融入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过程;将其有机结合设计了教学程序;建构了“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习兴趣”、“发掘内在联系,完善知识体系”、“建立证据模型,提升分析能力”、“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团队意识”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教学实践。通过教学实践结果分析,得出教学结果:(1)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与学习积极性;(2)培养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3)促进了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理解;(4)提升了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5)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能力。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研究背景,梳理研究现状,明确研究目的与意义,确定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分析界定支持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第三部分:通过教师访谈和学生问卷调查,查找现行化学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特点构建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过程,设计教学程序,制定教学策略;根据制定的教学原则,进行教学实践,分析教学效果。通过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得到研究结论:(1)帮助学生完善了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体系;(2)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3)促进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发展;(4)改善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学方式和育人方式。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出现了经济脱实向虚现象,可能会带来不好影响如经济危机。国家不断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把实体经济作为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基础,在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我们应重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发展是否平衡的问题。金融在影响经济发展的众多因素中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技术的逐渐应用,我国提出了数字普惠金融政策。其结合了普惠金融的“普、惠”和数字技术
学位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上对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多样化,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校在向学生教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培育学生的自主能力、合作能力和竞争能力。高中阶段是培育学生能力的关键阶段,而数学课程的教学对达到育人目标的作用尤为重要。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滑县第二高级中学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与竞争。新方法的实施虽然取得了质的突破,但是调查发现,高中数学课堂内现有
学位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其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而课前说课活动能帮助数学教师更好的吃透教材,摸准学情,理清思路,提升教学技能,有效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但是目前推行的数学课前说课活动在高中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为此,本文针对“如何高效开展数学课前说课活动”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课前说课的研究背景、研
学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课程思政的推进,乡土史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方面日益重要,也引起了学界和教育界的众多关注。然而,目前新乡地区乡土史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受到课时、场地、技术、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新乡地区乡土史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仍然存在显著的问题。本文以新乡地区为例,首先,从内涵与外延上对乡土史课程资源概念进行了界定,运用课程资源分类法对新乡地区乡土史课程资源进行了分类
学位
“格局—过程”作为地理学综合研究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也是地理教学基础研究关注的焦点。地理课程标准同样关注“格局—过程”,《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具体目标中明确地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格局—过程”意识、方法、思维能力。地理图像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和载体。因此将“格局—过程”融入地理图像教学研究,旨在落实地理核心素养育人目标。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调查法
学位
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颁布和新课改的实施,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课程方案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正发生着改变。新课程方案提出要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教学与评价。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创设与生活关联的,任务导向的真实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因此变革传统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挥学生的自主
学位
“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专题贯穿了现行高中物理教材(2003人教版)整个选修3-1部分,属于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之一。根据学生们平时的学习情况和考试结果可以看出该专题也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难点。同时从近五年的高考情况来看,其中有四年的压轴大题都是考查了该专题。另外,通过文献分析,发现涉及该专题方面的研究主要以期刊论文为主,还没有针对该内容进行过完整系统地专题研究。基于以上背景笔者选择了本课题研究。
学位
史料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基础,史料解读能力是高中阶段学生必备的一项学习能力。无史料不教学。史料解读指的是学生结合史料理解历史知识,从而对历史形成正确的认识。高中历史教学中常见的史料可以分为文字史料、图像史料和表格史料三种类型。不同的史料表现形式决定了不同史料的特征有所差异,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也有所不同。史料解读能力的内涵包括识读史料、提炼史料和运用史料三个层次。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这几个层次的关系,以
学位
随着全球教育的不断变革,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也在进行改革和发展。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入手创设具体的生活化情境,开展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素养。高中化学知识,特别是元素化合物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开展以元素化合物为例的生活化情境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具有重
学位
近年来,随着国家、社会对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关于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有研究显示我国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现象较为普遍,个别学生甚至产生过自残的过激行为。音乐能够给人们带来多种多样的情绪体验,具有舒缓心理、调节情绪的作用。音乐用以治疗心理疾病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已有学者论证了音乐教育干预学生心理问题的可行性,但对于如何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