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苦水玫瑰精油为主要材料,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动物行为学试验比较其和大马士革玫瑰精油的镇静催眠功效,并通过神经化学试验研究苦水玫瑰精油镇静催眠功效的作用机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化学成分分析:苦水玫瑰精油共检测出56种化学物质,主要由醇类(63.61%)、烯类(7.54%)、烷类(5.01%)、醛类(4.77%)、酯类(4.62%)、酮类(3.30%)、醚类(1.49%)和其他化学物质组成,其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为香茅醇(41.49%)和香叶醇(11.06%)。大马士革玫瑰精油共检测出49种化学物质,主要由醇类(56.53%)、烷类(28.29%)、烯类(9.19%)、酯类(1.66%)、醚类(1.66%)、醛类(1.05%)和其他化学物质组成,其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为香茅醇(35.31%)和香叶醇(17.26%)。动物行为学试验:通过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量、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的持续时间和体温这三个指标来评价受试药物是否具有镇静催眠作用是目前较为常用的研究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苦水玫瑰精油和大马士革玫瑰精油均具有镇静催眠效果,且苦水玫瑰精油最佳浓度(1×10-3g/ml)镇静催眠效果优于大马士革(1×10-3g/ml),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苦水玫瑰精油可极显著延长ICR小鼠的睡眠持续期、显著减少小鼠自主活动量、显著降低小鼠体温。以苦水玫瑰精油最佳浓度中对应的香茅醇和香叶醇的绝对浓度进一步进行动物行为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香茅醇在行为学试验中与玫瑰精油一样表现出了镇静催眠效果,但效果不及精油,且香茅醇在睡眠持续时间的增加上显著低于精油和地西泮,也未能引起小鼠体温的显著变化。手性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多与其立体构型有关,为了确定香茅醇生物活性与立体构型之间的关系,对三种立体构型不同的香茅醇进行镇静催眠功效评价,结果表明左旋香茅醇具有镇静催眠功效,消旋香茅醇能延长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的持续时间,但无法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量,右旋香茅醇没有表现出镇静催眠功效。神经化学试验:选择PCPA致小鼠失眠模型,通过HPLC-ECD技术检测神经递质含量。试验结果表明,PCPA失眠模型降低了的小鼠脑内5-HT和5-HIAA的含量,提高了下丘脑NE和DA的水平。相比于失眠模型组,苦水玫瑰精油显著提高了小鼠下丘脑、海马、纹状体的5-HT,显著提高了小鼠下丘脑、海马、纹状体、大脑皮质区的5-HIAA,显著降低了下丘脑、海马区的DA,并加速其代谢,显著降低了下丘脑区的NE;左旋香茅醇显著提高小鼠下丘脑5-HT,显著提高了大脑皮质区的HVA;此外,苦水玫瑰精油和左旋香茅醇均显著提高了纹状体区的觉醒物质DA及其代谢产物HVA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