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韧性被认为是每个个体具备的帮助个体适应环境,良好发展的心理潜能,它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被发掘、提高并且起作用的,并且心理韧性是通过内外部保护性因素发挥作用的。本研究选取黑龙江省第一中学的高中生500人,以黄希庭等编制的《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李海垒等人修订的《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HKRA)》为调查工具,运用问卷法与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高中生进行调查研究,揭示高中生目前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的状况,并探究两者间的关系,即应对方式能否作为心理韧性的保护性因素,从而找到提升高中生心理韧性的又一个有效方法。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高中生的心理韧性和应对方式总体状况良好。2.高中生的心理韧性:整体上看,心理韧性无性别、独生子女以及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心理韧性的个别维度在这三个方面上有显著差异。心理韧性的亲戚关系和学校社会积极参与两个维度均存在极显著的性别差异;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心理韧性的社会能力维度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同伴高期望值与家庭高期望值这两个心理韧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年级上,心理韧性的教师关怀、学校社会积极参与存在极显著差异,家庭高期望值上存在极显著差异。3.高中生的应对方式:整体上看,性别维度无显著差异,而在各维度上,发泄维度存在极显著性别差异,幻想维度上存在着显著性别差异;总分上年级维度不存在年显著差异,只在问题解决与幻想维度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总分上无显著差异,各维度上,问题解决与发泄存在显著差异,逃避维度上存在极显著差异。4.高中生心理韧性和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总体上显著正相关。应对方式中的问题解决、求助、退避和发泄与心理韧性显著正相关,幻想与心理韧性呈显著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