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计产品的定价机制较普通产品更为复杂,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审计服务,上市公司购买审计服务,会计师事务所一方面从被审计人处获取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却要维护那些并不直接购买审计服务的人员和组织的利益,因此审计产品的独特性造就了审计定价机制的独特性。审计定价机制不仅涉及公众利益和行业利益的矛盾、冲突及其平衡、协调,而且聚集了审计产业经济利益与职业道德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因此审计定价研究问题成为学术界的热点主题之一。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国证券交易会要求披露外部审计费用以来,西方学者对审计市场与审计费用有关问题进行了不同的研究。2001年我国上市公司首次被要求披露审计费用,会计师事务所的报酬从隐秘走向公开,为审计定价的相关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2006年2月25日,财政部批准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拟定的22项审计准则和修订的26项审计准则(简称新审计准则),并决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实施。新审计准则的实施必然会对审计实务产生重大影响,那么在新审计准则实施前后审计定价的影响因素是否具有差异变化?另外,我国证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直都是由政府直接推动的,政府监管对审计市场的规模结构和竞争状况存在深刻的影响,审计产品定价的政府监管也是由来已久。但是,政府的这些监管政策是否有效?审计定价标准是由政府管制还是由市场决定?这些都有待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因此在中国特殊制度背景下和新审计准则实施背景下开展公司审计定价影响因素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国内已有研究大多以一年或数年的上市公司样本建立混合时间序列从静态角度来研究审计定价的影响因素,很少选择用连续年限数据作为样本,使用动态研究思想对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在连续年度对审计收费的影响进行研究,而在不同年度使用新旧不同审计准则的不同背景下,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本文在这点做了有一定创造性的工作,在回顾相关文献和对审计定价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基础上从动态角度选取新审计准则实施前后连续三个年度即2006、2007、2008年度中国证券市场中共3224家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年度研究审计定价影响因素,使审计定价的影响因素更具有说服力,也对我国新审计准则实施对审计收费所产生的影响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检验。接着本文从公司治理、公司特征、会计师事务所特征、政府监管四个方面选取变量对审计定价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实证研究,并纳入了政府监管水平、审计市场发育程度等宏观因素作为变量。最后根据研究结果,针对我国审计定价模式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