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系统性硬化症是结缔组织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的主要特征在于皮肤和内部器官的血管病变,炎症,胶原沉积和纤维化。近年来,有研究报道青蒿琥酯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纤维化等作用。青蒿琥酯在治疗和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性疾病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们采用青蒿琥酯作用于博来霉素诱导的系统性硬化症模型,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其对博来霉素引起的肾脏和皮肤组织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因此探索了青蒿琥酯改善系统性硬化症肾脏和皮肤损伤的机制。方法:将24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皮下注射0.1mLPBS,其它各组小鼠背部皮下注射500μ g/mL的博来霉素,隔日1次,每次0.1mL,共4周。青蒿琥酯低剂量组(1mg/kg)和青蒿琥酯高剂量组(5mg/kg),每日腹腔注射1次,青蒿琥酯200ul,共4周;处死,取小鼠肾脏及皮肤,检测病理组织学改变及相关炎症因子。人胚肾细胞293T细胞培养及刺激,培养时分组,空白对照组,博来霉素模型组(500ng/ml),博来霉素加青蒿琥酯低剂量组(2μ M),博来霉素加青蒿琥酯高剂量组(10μ M),博来霉素加青蒿琥酯低剂量组加NF-κ B inhibitor(20um),博来霉素加青蒿琥酯高剂量组加NF-κ B inhibitor(20um),共6组。刺激后收集细胞沉淀用于炎症相关指标基因检测及NF-κ B、P62蛋白检测。结果:1皮肤病理模型组皮肤真皮层较正常组中纤维束明显增粗、排列紊乱、纤维间隙明显变窄或消失,脂肪层变薄甚至缺失,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纤维化区域有时伴有毛囊脱落。青蒿琥酯组(低剂量和高剂量)与模型组比较,皮肤真皮厚度相对变薄,胶原纤维束相对较细,间隙增宽,血管增生扩张明显,炎细胞浸润减少。2肾脏病理模型组出现大面积肾小管细胞肿大,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球大量细胞固缩、坏死。青蒿琥酯低剂量组肾小球、肾小管细胞仍出现肿大。青蒿琥酯高剂量组肾小球、肾小管细胞肿大不明显与正常组相似。3炎症相关指标基因检测细胞实验结果表明双氢青蒿素高剂量组30分钟作用效果更好,能显著降低模型组的IFN-γ、IL-1β、IL-23和INOS水平(P<0.01,P<0.05),可能减缓进展为纤维化和血管损伤。4 NF-κB、P62蛋白检测细胞实验结果表明博来霉素组NF-κB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双氢青蒿素高剂量组较博来霉素组明显降低。提示双氢青蒿素能抑制NF-κB活性,降低P62,刺激293T细胞自噬。结论:青蒿琥酯通过抑制NF-κB活性,降低P62,促进细胞自噬,降低IFN-γ,IL-1β,IL-23,INOS,IL-6和MCP-1,减少炎症,改善皮肤和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