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表面分子解离吸附动力学与电催化机理的理论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an07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气固界面发生的化学反应在多相催化、腐蚀、电催化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这些过程通常涉及反应物在表面的(解离)吸附、扩散、反应和产物从表面的解吸等基元反应步骤,这些步骤受到分子-表面相互作用和它们之间能量转移的影响。因此,为了深入了解这些复杂过程,有必要进一步理解表面基元反应的微观反应动力学。甲烷在金属催化剂上的解离化学吸附是甲烷蒸汽重整工业过程中的一个决速步(rate-determining step,简称RDS)。尽管关于该基元反应存在大量的研究,但碰撞诱导的电子空穴对(electron-hole
其他文献
燃油的氧化脱硫(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ODS)技术因具有不消耗昂贵的氢气、反应条件温和及反应容易控制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应用前景的非加氢脱硫技术之一。为此,新型高效ODS多相催化剂的研制一直是该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其中,以锆或钛为中心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如UiO-66(Zr)和MIL-125(Ti)在ODS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已被广泛研究。然而,结果表明该类材料
学位
目前,国内中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是增产主要源泉,采用注水驱等技术开发效率低、增产量低,为了有效开发中低渗透油藏所需的高效驱油体系,本文设计合成了两种(阴离子和非离子)无规共聚物乳化剂。将其与二维纳米材料(表面改性蒙脱石和锂皂石)成功制备了纳米复合乳液,并用于中-低渗透岩心中驱油试验。取得研究成果如下:(1)设计合成了阴离子和非离子无规共聚物乳化剂合成了以对苯乙烯磺酸钠/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为侧链的阴离子无
学位
高品质清洁柴油生产的核心技术之一是新型高效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催化剂的结构性质是影响劣质柴油超深度脱硫的最关键因素,而催化剂性质与其所用载体材料的性质紧密相关,因此迫切需要研制新型高效的载体材料,从而为开发适用于劣质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的催化剂奠定坚实的基础。本论文基于柴油中难以脱硫的二苯并噻吩(DBT)和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的加氢脱硫反应,提出了协同调变载体孔道结构及表面
学位
汽车保有量和汽油需求量的急剧增加,导致汽车尾气带来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为降低油品燃烧带来的污染,世界各国先后制定了严格的车用汽油标准。2023年1月1日我国将全面实施国VI标准(阶段B),在保证硫含量不大于10μg/g、且辛烷值达标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汽油中的烯烃含量。这对汽油加氢改质催化剂的开发提出了严峻挑战。本论文首先研究了三维有序介孔结构KIT-5材料在二苯并噻吩(DBT)加氢脱硫反应中的催
学位
目前,日益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及市场对超低硫燃料的需求是加氢脱硫(Hydrodesulfurization,HDS)工艺发展的直接推动力。而超深度HDS的最大挑战在于脱除芳香性高、空间位阻大的含硫化合物,如二苯并噻吩(Dibenzothiophene,DBT)以及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imethyldibenzothiophene,4,6-DMDBT)。常规NiMo以及Co Mo催化剂
学位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微电子、环境和能源等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一种新兴材料,石墨烯的规模化生产是其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十余年来,以过渡金属为衬底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可控制备高质量石墨烯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金属表面生长的石墨烯必须转移到介电衬底上才能用于构筑电子器件。转移过程不仅繁琐,而且容易对石墨烯造成破损和污染。介电衬底表面的石墨烯生长技术能够与当前的硅加工工艺相兼容,简化器
学位
含氮杂环化合物作为一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常被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的结构单元。且含氮杂环化合物易于进行结构修饰,可以引入各种官能化的基团,在有机合成、医药设计和新材料开发等方面具有广泛地应用。Ugi反应、Wittig反应、van Leusen反应、Biginelli等多组分反应具有很多优势,比如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易行、底物适用性优良、产物产率高,为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该论文利
有机分子基本骨架通常由碳碳键组成,但其功能主要由其中含有的杂原子决定。绝大多数的天然产物、医药、农药以及材料分子中均含有一个或多个C-N键或C-O键,而对于这些键的构建通常也是分子合成中的关键步骤。虽然已有非常大量的相关工作报道,但是如何实现C-N键和C-O键在温和条件下的高效构建依然是化学家们长期以来所研究的课题。本篇论文对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并通过结合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通过非
学位
本论文依据木质素氢化活化原理,以木质素磺酸盐为原料,从镧系稀土中筛选铈(Ce)结合固体酸和金属钯(Pd)进行催化体系设计,将木质素磺酸盐羟基活化为具备高抗氧化能力的天然高分子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紫外分光光度计(UV)、核磁氢谱(1HNMR)、核磁碳谱(13CNMR)、二维异核单量子碳氢相关(2D-HSQC)、扫描热重分析(TG)和羟基官能团的测定,表征了活化后木质素磺酸盐的各羟基含量、
学位
随着当今时代化石资源枯竭、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突出,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已然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来自可再生资源的生态友好型聚合物,如纤维素,淀粉,壳聚糖,藻酸盐和明胶等,由于其来源广泛,廉价,无毒且可生物降解的特性,在辅助催化领域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在所有生物质材料中,纤维素作为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化生产和开发新型功能材料等各领域。过渡金属能够最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