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分子的合成及在咔唑类聚合物光折变体系中的应用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ysses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线性(NLO)生色团分子是光折变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1-正-丁氧基-2,5-二甲基-4-(4,-硝基苯基偶氮)苯(BDMNPAB)和2,5-二甲基-4-(4,-硝基苯基偶氮)苯甲醚(DMNPAA)这两种NLO生色团分子应用于光折变体系均取得了较好的光折变性能。但是对于这两种生色团分子系统的合成工艺研究鲜有报道。本论文合成了这两种含偶氮基团的NLO生色团有机分子:DMNPAA和BDMNPAB。讨论了产物的合成工艺,对产物进行结构和性能的表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咔唑类掺杂型聚合物光折变体系,比较了含有不同非线性生色团分子、不同光折变基体等的光折变材料体系的光折变性能。为进一步研究咔唑类掺杂型聚合物光折变材料打下基础。用硫溴法合成了正溴丁烷。当溴与醇体积比为0.25~0.3:1,水与醇体积比为0.17~0.35:1,反应回流7小时,反应前期温度40℃,中期温度100℃,蒸馏温度100~103℃时,产物产率高达93.1%。经过对产物的熔点和折光系数的测定,证明产物是正溴丁烷。以正溴丁烷、溴甲烷、2,5-二甲基苯酚、硝基苯胺和亚硝酸钠为原料合成了两种非线型光生色团分子(NLO):1-正-丁氧基-2,5-二甲基-4-(4,-硝基苯基偶氮)苯和2,5-二甲基-4-(4,-硝基苯基偶氮)苯甲醚。采用红外、紫外、XRD以及熔点等测试分析,证明合成物为BDMNPAB和DMNPAA。用二波耦合实验测定了PVK或PVK-azo为基体的光折变体系的二波耦合增益系数,发现相干激光照射样品后,样品中形成衍射光斑,具有光折变效应。在电场为4V/μm,温度为50℃,一束入射光与法线夹角为30°,两束入射光夹角为30°时的测试条件下,研究了NLO生色团分子在光折变体系中质量分数对其体系光折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LO生色团分子在光折变体系(PVK:DMNPAA:TNF;PVK:BDMNPAB:TNF;PVK-azo:BDMNPAB: TNF)中质量分数为40%时的二波耦合增益系数最大,分别为6.9cm-1、7.5cm-1和8.4 cm-1。相同组成的光折变材料中,以PVK-azo为基体的光折变材料的二波耦合增益系数较PVK为基体的光折变材料高。研究了PVK或PVK-azo为基体的光折变材料的二波耦合增益系数与电场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电场的增加,光折变材料的二波耦合增益系数都随着增大。研究了PVK-azo为基体的光折变体系中,在电场4V/μm,温度为50℃,一束入射光与法线夹角为30°,两束入射光夹角为30°的测试条件下,其二波耦合增益系数与含不同摩尔百分含量的偶氮硝基苯基团的PVK-azo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偶氮硝基苯摩尔百分含量的增加,其体系的二波耦合增益系数变大。
其他文献
目的在生长光强为1.5、10、30、55、100、270μmol/(m2.s)下对弱光生态型盾叶薯蓣的薯蓣皂苷元和生物量分别进行测定,以探讨不同光强与盾叶薯蓣中薯蓣皂苷元和生物量的关系,
继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之后,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又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
富马酸卢帕他定(Rupatadine fumarate)是由西班牙Uriach制药公司研制的新型、强效抗过敏药,具有抗组胺和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双重作用。此外,它还对肥大细胞脱颗粒、中性粒
“真实”与“幻象”  “今天,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为了在一张照片中终结。”  —苏珊·桑塔格  “真实”与“幻象”这一对母题,从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开始讨论了。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描述了一个洞穴式的牢笼:囚徒从小就在洞穴中,全身被捆绑着,只能朝前面对洞穴后壁,看着洞口火光投射在墙壁上的影子,便把影像当作真实的事物。而当他们被解除桎梏,看见洞外的世界后,却失望不已。甚至认为洞外的事物都是幻象,而墙壁上
蛋白质是生命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其定量测量是化学、生物化学、医学等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近年来荧光探针染料与蛋白质结合后的荧光特性、动力学特征和电化学特征等受到关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推动了用于环境监测的传感材料和器件研究的发展。发光化学传感材料由于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等特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氧气传感材料通常是由发光强度对氧气浓度高度敏感的发光分子和载体组成。氧气分子通过载体的孔道到达发光分子并猝灭其发光,由于发光强度具有氧气浓度依赖性而是实现对氧气浓度的检测。本论文共合成了三种以dppz为第二配体的二亚胺钌配合物Ru-Dppz:[R
硫杂杯[4]芳烃是一种构建新型超分子受体的优秀结构平台,通过选择性的化学修饰,可以引入不同识别中心和光、电探针,构筑各种新型光、电活性超分子受体,从而实现对特定底物的光、电识别性能研究。因此,本论文开展了新型硫杂杯[4]芳烃桥联二茂铁多醚和二茂铁冠醚受体的设计、合成及超分子识别性能研究。论文分为三个部分:1、总结了锥式和1,3-交替式硫杂杯[4]芳烃桥联多醚和冠醚受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超分子识别应
设计与合成高效半导体光催化剂是解决目前人类所面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太阳能由于其丰富、清洁、可再生等优点,在新能源开发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提高太阳能的转化效率是目前整个光催化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就纳米半导体材料光催化领域研究中存在的光生载流子易复合,光谱吸收范围窄等导致光催化效率低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作了详细总结。以WO3作为研究主体,考察不同形貌的氧化钨产生不同的催化效果
本论文包括二个方面的工作   1.麻黄碱的合成研究   本论文研究内容的第一部分,我们进行了麻黄碱的合成研究。首先,我们以苯和丙酸为起始原料,经过付克反应、溴代、胺化、
新形势下,企业不仅在生产经营上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在党建工作上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少数困难企业,职工思想不稳定,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个别领导脱离群众,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