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胫骨平台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通过总结胫骨平台骨折的解剖特点,并依据这些特点及现有理论,设计针对发生率较高的胫骨平台外侧柱骨折的接骨板,并论证新型外侧接骨板的可靠性。方法:回顾研究新华医院治疗的18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利用CT进行三维重建、测量骨折线角度(FLA)、绘制塌陷区域“热图(heat map)”、测量塌陷深度,总结胫骨平台骨折的骨折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依据“排钉技术”及三柱理论设计接骨板。并建立骨折模型,对接骨板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Schatzker I型和II型骨折各有三种不同位置骨折:单纯前外侧骨折、单纯后外侧骨折和复杂骨折(前外侧及后外侧部分)。Schatzker IV型骨折也可以分为三种亚型:单纯后内侧骨折、单纯前内侧骨折和整个内侧平台骨折。对于各种Schatzker类型及其亚型骨折,骨折塌陷区域聚集在胫骨平台的不同位置。不同Schatzker类型之间的塌陷深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尤其是Schatzker II型和其他类型之间。Schatzker II型的亚型之间塌陷深度没有区别,而Schatzker IV型的亚型之间差异显著。有限元分析显示,骨折线周围相对位移的最大值均小于2mm。接骨板和螺钉的最大von Mises应力为53.20MPa,远远小于钛合金的屈服强度795MPa。骨折内固定复合体的位移和应力随着轴向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在不同轴向压力下,骨折内固定模型的位移分布云图或应力分布云图表现出相似的分布特征。三个骨折内固定模型的位移特征是不同的。骨小梁上的最大剪切应力随着轴向压力增加而增加。结论:Schatzker I型、II型和IV型骨折可依据FLA分为相应的三个亚型。对于不同Schatzker类型骨折,其塌陷位置和深度并不相同。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平台骨折形态特点,作合适的术前准备,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和内固定物进行治疗。据此设计的两块接骨板可以很好地解决胫骨平台前外侧骨折和后外侧骨折。术后功能锻炼时应注意减少松质骨的微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