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中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的推行,普通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核心素养的培养,将会成为未来高中历史课堂的重要任务。因此高中历史课程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将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关注和实施的任务。高中历史学科共有五大核心素养,五大素养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在促进学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促使学生成长为有理性、有信念、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成为有文化有思想的人,能够养成长期学习和自觉学习的习惯,具备良好的与人交往和沟通能力。本文在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贯穿核心素养重要性的基础之上,运用观察、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法,主要针对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做了深入的探讨。本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其中正文分为四个部分,大体框架如下:第一章主要探讨了核心素养的概念、高中阶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现阶段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落实现状。在开头部分对核心素养的定义做了概述,接着探究了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学生接受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最后对高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做了分析。第二章主要探讨了高中家国情怀素养贯彻的意义及现状。首先从四个方面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意义进行探究,然后对目前家国情怀素养在课堂中的贯彻落实现状进行了分析。第三章主要探讨了高中历史课堂中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的策略与方法。从五个方面对高中历史课堂中贯彻家国情怀素养的策略与方法做了探讨。第四章以案例的形式具体的探讨了家国情怀素养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落实,并对具体案例的课堂教学效果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评价,最后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尤其对于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能够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备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让学生树立坚定爱国主义思想,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而努力。因此探究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尤其是家国情怀的落实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