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基因编辑技术的行政法律规制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ora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体基因编辑技术是在分子层面对遗传信息进行精准修饰的技术,通过删除、替换、增加特定基因组序列,改变生物体遗传信息,进而影响人体相关性状表达。基因编辑技术在人体运用的首要目的就是预防和治疗重大疾病,并在此基础上推动我国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人体基因编辑技术在给我们带来医疗红利的同时也引发了社会、伦理、法理等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对我国现行人体基因编辑技术相关法律规范的梳理,不难发现现行行政法律规范中存在较为明显的立法空白,为实现人体基因编辑技术更加有序的发展,实现科技造福人类的目的,制定一部专门规制人体基因编辑技术的行政法律规范显得尤为重要。在制定这部法律规范之前,必须明确以下几点:第一,要明确人体基因编辑技术行政法律规制的立法目的,确定维护人格尊严、确保人体基因编辑技术安全有效等核心价值追求;第二,要确定人体基因编辑技术规制的基本原则,以尊重和维护人格尊严原则、比例原则、适当干预原则为主,为人体基因编辑技术的行政法律规制提供宏观的法律指导;第三,可以对人体基因编辑技术采取分类规制的思想,对不同风险程度的人体基因编辑技术制定不同的规制标准。同时,还应进一步健全人体基因编辑技术的监管措施:第一,完善许可人体基因编辑技术的行政决策程序;第二,建立联合审查机构,协助审查人体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安全等问题;第三,从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入手,实现行业机构及人员的自律监管;第四,完善人体基因编辑技术的民法、刑法相关法律规范的衔接,健全人体基因编辑技术的法律规范体系。
其他文献
目的运用胶滴肿瘤药敏技术(CD-DST)检测食管癌细胞对五种化疗方案:替吉奥+铂类、紫杉醇+铂类、5-氟尿嘧啶+铂类、吉西他滨+铂类及多西他赛+铂类的敏感性,分析食管癌术后患者
目前,基于射线理论的走时层析反演是应用最广泛的速度分析方法,其局限于对射线路径及走时的描述,优点是工作效率高、没有倾角限制且容易拓展应用到起伏地表。但是,常规射线层
随着绿色化学和原子经济理念的发展,发展一种高效、环境友好、操作简便及反应条件温和的方法来构建特定的分子骨架单元越来越吸引众多有机化学工作者的关注。相对于炔烃,丙炔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工作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模型压缩任务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当前模型压缩算法
近些年,水环境中的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ompounds,EDCs)由于其广泛性和危害性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EDCs在我国地表和地下水中广泛存在,不仅种类多而且污染情况严重。由于大多数EDCs化学结构稳定、难生物降解,在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及饮用水处理工艺中难以有效去除。过去几十年,各种高效率的高级氧化技术(Advanced Oxidation Technolog
1904年3月10日,发轫于日俄战争的上海万国红十字会谱写了中国红十字事业的序章,由此中国红十字会登上红运历史舞台。蒋梦麟早年留洋于美国,学成归国后对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此外他也对红十字事业十分的同情,在20世纪初期便主动投入到红十字各项活动中,与红十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43年,正值民族危难之际蒋梦麟受命出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他加强战时组织建设,指示救护队配合军
西蓝花(Brassica oleracea L.),又称青花菜,是富集具有抗癌活性的异硫氰酸酯(Isothiocyanates,ITCs)和硒的良好试材。ITCs是硫代葡萄糖苷(简称硫苷)在内源黑芥子酶的作用下降解的产物之一,能够有效地防止膳食中多种致癌物质引起的DNA损伤。硫酸盐胁迫通过提高硫苷含量进而促进西蓝花中ITCs的富集,而硫苷含量与植物体内硫含量密切相关,由于硒和硫在原子大小、化学性质
肟类化合物是一类廉价易得、储存方便且反应活性高的含氮合成子,关于该合成子的研究备受关注。肟类化合物的N-O键键能较弱(平均键能57 kcal·mol-1),比一般的C-X(X=C,N,O)键键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环境恶化加剧,环境保护在世界范围内逐渐被重视。众多国际条约、“环境宣言”及各国宪法、法律都对环境及其保护进行了明确规定。环境权亦在各种文本的法律条款中被明示抑或暗示,也逐渐成为众多学者进一步探讨环境权的理论依据。特别近些年来在我国,环境权作为一种新兴权利,受到了学界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就其是否应该作为一种基本权利——环境权在宪法及法律中予以明示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分析各国
对于日地环境耦合过程的深入探测以及对空间天气的实时监测将有助于保障人类日益频繁的空间活动。其中空间电场的探测数据可用于揭示空间粒子能量来源和加速机制、极区物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