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设备能源系统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12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公共建筑中合理地使用蓄能、地源热泵技术,有利于构建经济、节能、环保型的建筑环境设备系统。但是由于目前建筑环境设备系统的评价指标不成体系,这种现象阻碍了蓄能、地源热泵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了弥补评估体系的缺陷,本论文研究建筑环境设备能源系统综合评价体系。本文开展的研究工作如下:(1)采用模糊评价理论结合邀请专家评审的方法,建立新型的建筑环境设备能源系统综合评价体系。针对常规能源式、蓄能、地源热泵技术三种不同的能源系统,分别从经济因素、能源因素、环境因素三种不同维度的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参照模糊评价理论,确定评价指标优度矩阵与权重的模型;从两家建筑设计院各邀请1位暖通总工程师对评价体系的主体模型进行论证;然后邀请行业内21位专家、学者对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打分;分析模糊评价理论与专家打分结果,得到评级体系中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建筑环境设备能源系统综合评价体系。(2)以南京市某商业综合体建筑作为工程案例,对新建的能源系统综合评价体系进行检测。利用HDY-SMAD4.0软件模拟计算全年逐时负荷,根据负荷的特性,构建六种不同能源形式的建筑环境设备系统:A1-水冷机组+燃气锅炉系统,A2-蓄冰槽+水冷机组+燃气锅炉系统,A3-蓄水池+水冷机组+燃气锅炉系统,A4-蓄水池+地源热泵系统,A5-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系统,A6-空气源热泵+多联机系统。对A1~A6系统,利用建筑环境设备能源系统综合评价体系进行分析。本文的研究有如下发现:1.采用蓄能、地源热泵技术,有提高能源系统综合评价优度的潜力。在本课题中,采用蓄能、地源热泵技术的A4、A5系统的综合评价优度大于A1、A6。2.当峰谷电价比较低或蓄能率参数设置不合理时,蓄能系统的综合评价优度比常规系统的综合评价优度低。在本课题中,采用蓄能技术的A2系统的综合评价优度低于A1、A6。3.利用该评价体系可以对蓄能系统进行优化研究。在本课题中,针对A4系统研究发现,当蓄能率区间为30%~40%时可以获得较好的综合评价优度,蓄能率低于30%或高40%时,A4系统的综合评价优度低于蓄能率区间为30%~40%时的综合评价优度。4.利用该评价体系可以对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优化研究。在本课题中,当由地源系统提供的冷热量比例为20%~30%时,A5系统能源系统综合评价优度值增长相对平缓。当由地源系统统提供的冷热量比例在30%~60%时,A5系统具有较大的综合评价优度值。5.综合评价体系对蓄能、地源热泵技术的推广至关重要。本课题中的案例建筑由于没有进行建筑环境设备能源系统综合评价研究,直接采用初投资最低的A1系统。如果采用综合优度值为0.303的A4系统,虽然初投资增加6.5%,但是年运行费用降低32.5%,寿命周期年总费降低26.5%,一次能源消耗量与碳排放量降低10.5%。如果采用综合优度值为0.180的A5系统,虽然初投资增加48.3%,但是年运行费用降低29.2%,寿命周期年总费降低17.2%,一次能源消耗量与碳排放量降低22.6%。本文建立建筑环境设备能源系统综合评价体系。结合一个工程案例,对评价体系进行了检测。利用评价体系对A1~A6进行对比分析,对蓄能、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了优化研究。本文对在夏热冬冷地区大型公共建筑中合理采用蓄能、地源热泵技术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圩堤是平原地区防洪排涝的传统设施,历史悠久、效益显著。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由于规划管理滞后,河道被填埋的现象屡禁不止,圩区水系中出现了很多断头河浜,河网水动力条件差,成为平原河网水质不好乃至黑臭的重要原因。开展圩区水动力提升的研究并实施相关工程,是圩区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关键内容之一。本文针对闸泵调度、河浜连通、节点优化三种河网水动力提升方案开展了优化设计的计算方法研究和实际应用的探讨。对河道长度、断面
岩体和土体都是各种构筑物的天然载体。其既可以作为地上建筑物的地基,也是地下构筑物的围岩和采矿工程的开挖对象,并且随着地层的深入岩体更是成为工程设计和施工的主要对象。与一般人工材料不同,岩体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形成的复杂地质体。结构面是造成岩体各向异性,非线弹性,不连续性和不均匀性的本质原因之一。因此,研究结构面的力学特性是研究岩体力学特性的关键。在工程实际中岩体还会受到动态荷载(如地震荷载,爆破振
溴代硝基甲烷是典型的含氮消毒副产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风险,其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在卤代硝基甲烷(HNMs)中处于前列,给水质安全带来极大风险,对公众健康造成威胁。因此,本文选取水中苏氨酸、色氨酸和天冬氨酸三种氨基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氨基酸在紫外/氯消毒过程中生成溴代硝基甲烷的规律及反应途径,同时探究了一溴一氯硝基甲烷(BCNM)和三溴硝基甲烷(TBNM)在低压紫外光照射条件下的光降解规律及
当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从迅速扩张的状态转向重视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如何合理进行城区更新,激活内部老旧区域,成为城市更新发展的重点。而大学校园作为城市中与众不同的区域,有其独特的特点:地理位置好,学院气息浓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也存在建筑老旧,整体规划不合理的特点。如果能将此类校园旧址进行有质量的更新,可以为城市增添亮彩,盘活整个区块,保存并发扬场所文化底蕴,惠及周边人群。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和高校的
地下硐室作为一种全埋式地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其稳定性问题比地上结构更为复杂。一方面,地震以复杂应力波形式传播,地震波波形复杂且直接作用于硐室围岩,地下硐室在不同类型的应力波特性下的稳定性表现各不同;另一方面,地下岩体分布着非常多的结构面,其会影响地震波在硐室围岩中的传播,特别是岩体破碎形成的断层破碎带往往会引发严重的震害风险,直接影响到地下硐室的稳定性。因此需要更深刻的理解应力波与断层结构面对地震
轨道交通作为大中型城市的重要公共交通形式正日益普及,而地铁隧道结构的安全性是保障地铁正常运营的基本前提。目前,随着紧邻地铁基坑开挖工程的日渐增加,对于基坑开挖影响下隧道结构响应的控制和评估问题正愈显重要。一方面,紧邻地铁隧道的基坑工程,需要在设计阶段优化确定基坑开挖对紧邻隧道影响相对较小的开挖方案;另一方面,由于盾构隧道结构响应的复杂性,紧邻隧道的实际响应需要结合精细化的现场监测和数据呈现平台来全
本文在阅读了大量关于空心楼盖分层厚度检测以及与探地雷达的应用检测以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探地雷达应用于混凝土空心楼盖的分层厚度无损检测理论和应用技术进行了研究。论文在总的构思安排上采用理论联系实际,以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对混凝土墙体构件厚度检测来计算出合理的相对介电常数,通过对混凝土空心楼盖构件的分层厚度检测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现场介电常数的测试计算方法。在工地现场,利用已知深度法计算混凝土的介电常
自然界岩体内含有大量如褶皱、节理、裂隙和断层等不连续结构面。这些不连续结构面的存在破坏了岩体的完整性,极大的影响着岩体的强度、变形和稳定性。岩体中节理的存在常常会导致岩体内结构面张开、闭合和滑移,对岩体结构的稳定性有很大的损害。应力波在通过节理面时会发生反射和透射,进而导致应力波波幅衰减,波速减慢。研究节理岩体对应力波传播规律的影响十分必要。岩体节理分为贯通节理和断续节理,目前学者就节理岩体对应力
历史悠久的南京城,街道承载着城市的记忆,记录着历史的变迁。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中存在着参差不齐的沿街既有建筑,它们存在着外墙破旧、设备损坏、结构受损、环境卫生质量堪忧等问题。拆除重建又存在着拆迁难度大,拆迁对历史文化街区甚至有历史背景的城市具有毁灭性的破坏等问题。中央、江苏省以及南京市地方政府及建筑师开始重视对既有建筑外立面进行改造这一重要措施。中央提出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
给排水工程招标是给排水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环节,招标质量对项目建设质量有重要影响。随着国家对水资源保护利用的力度不断加大,给排水工程相关行业监管制度和技术标准将更加严格,研究给排水工程招标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把好给排水工程的入口关,有利于全面提升给排水行业工程建设质量和服务质量。本文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结合实际工程招标案例,研究分析了相关因素对给排水工程招标质量的影响,重点分析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