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当前,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以“图像”为表征的符号系统广泛渗透到个体的日常生活,视觉文化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和交往的重要语境。在此影响下,大众的视觉需求不断增长,个体的认知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大学生群体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成长发展于视觉文化建构的现实空间,其思维习惯、行为方式、价值理念等更是受到视觉浪潮的深刻影响。这就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将视觉文化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以“图像”为表征的符号系统广泛渗透到个体的日常生活,视觉文化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和交往的重要语境。在此影响下,大众的视觉需求不断增长,个体的认知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大学生群体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成长发展于视觉文化建构的现实空间,其思维习惯、行为方式、价值理念等更是受到视觉浪潮的深刻影响。这就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将视觉文化作为重要着眼点,特别是聚焦视觉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特征,关注并探索视觉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实践理路。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野出发,综合运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进路,遵循“分析基础—内在机理—提升进路”的基本逻辑,重在破解如何有效运用视觉文化进而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这一核心问题。聚焦这一命题,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重在阐释以视觉文化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分析基础。首先,厘清视觉文化的概念内涵。综合概念考辨、现实考证与特征考察,从视觉表征的符号样态、视觉信息的传播载体、视觉建构的生活方式三个方面阐明视觉文化的具体内涵,即视觉文化是个体交往的重要方式,是符号表征的主要样态,是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是勾连个体的现实需求和外界环境的重要媒介。其次,剖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主要维度。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概念内涵入手,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进行具体的维度划分,主要包含教育的主体有效性、内容有效性和过程有效性三个方面。最后,阐释以视觉文化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意义价值。分别从文化发展、教育振兴、个体成长三个维度,挖掘视觉文化之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重要现实意义。第二部分重在探究以视觉文化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内在机理。本部分聚焦视觉文化内涵特征组成,从教育的主体、内容和过程三个维度出发,把握以视觉文化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一般规律。研究发现,以视觉文化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需遵循下述内在机理:首先是基于视觉中心导向的主体交互机理,旨在探究视觉中心导向下教育主体之间的民主平等、主导主动和相互转化等基本关系是如何变化转向的;其次是基于视觉文化符号的内容优化机理,旨在从视觉符号的基本特征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出发,思考视觉文化符号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可视化、可感化和时代化水平;最后是基于视觉文化传播的过程调控机理,旨在思考在视觉文化传播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如何超越死板、单向、线性的教育过程,实现从课堂教学到日常生活、从线性发展到多元并进、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交流的发展创新。第三部分是本文后三章内容。本部分承接上述研究所得,在厘清以视觉文化作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内在机理后,立足现实,面向实践,探究以视觉文化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具体进路。首先,在教育主体方面,要构建视觉交往样态。视觉文化改变了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关系,影响了主体间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方式,而个体视觉交往能力的提升是优化二者视觉交往的重要抓手。其次,在教育内容方面,要加强视觉符号建构。聚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实情况、实践需求和发展方向,思考视觉符号建构的必要性、边界性和指向性,为教育内容的视觉建构提供一定的理论与现实依据。最后,在教育过程方面,要关注视觉传播优化。视觉传播作为视觉文化的基本发展形态和实践样态,一是能够打破信息传递的时间与空间之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加广阔的时空域;二是能够丰富信息传播的载体和方式,更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播媒介;三是能够确保信息交换的通畅和高效,优化教育反馈,全面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
其他文献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之重要性如今更加凸显。作为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既是国家的重要安全屏障,也是反分裂斗争的前沿,在这里加强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尤为重要。近年来,西藏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从国家安全方面面临的复杂形势来看,西藏在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以及塑造大学生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等方面还存在
<正>引言我国高等教育在“十四五”计划期间,依托于5G技术、网络安全、物联网、虚拟现实、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系统,形成自动化、感知化、泛用化的全智能教育创新体系,开启了教学模式的新阶段,这给高校教学档案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高校教学档案工作面临空前的挑战。本文在分析高校数字化教学档案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就如何做好高校数字化教学档案工作提出了方案建议,为提升高校教学
电影《海上钢琴师》是一部以爵士钢琴音乐为主体来串联起主人公一生的电影。本文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情感的抒发、背景氛围的营造等来探索爵士钢琴在电影中的音乐性体现,最后通过左手跨步技巧、三连音小型花腔式插句、低声部旋律层次化、旋律的级进与跳进这四个方面来分析影片中爵士钢琴音乐的特点。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研究新时期小学篮球技术系统训练方法,并对结果进行总结。首先分析了小学篮球技术系统训练的重要性,指出篮球技术系统训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在这个基础上,依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篮球技术系统训练特征阐述了小学篮球技术训练的具体措施:一是加强对学生单个技术动作的训练;二是加强对学生篮球组合技术的训练;三是加强假动作与其他技术衔
为了探讨积极心理团辅在提高本土心理资本水平和提升职业幸福感上的有效性,课题组采用《中小学班主任职业幸福感问卷》和《本土心理资本量表》两个问卷,对实验组、对照组成员进行前后测、追踪测试的干预研究。结果显示:在前测实验中,两组成员的本土心理资本水平和职业幸福感没有明显差异;在后测实验中,实验组成员的本土心理资本整体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职业幸福感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而对照组成员的各项水平都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这一阅读教学目标在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简称"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神话故事单元中得到了有效落实。本单元围绕"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的语文要素,安排了四篇课文,让学生在学习神话的过程中学会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神话单元的
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模式存在偏重理论教学而轻视专业实践的问题。在全面建设"新文科"的时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中,高校需要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设置专业的实践课程,同时还要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完善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只有建立学校、师生、社会共同参与的实践教学体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得到更全面的提升。
全球对能源需求的持续增加造成了化石燃料的大量消耗和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继而导致了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等环境危机。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含碳化学品,有助于缓解CO2过度排放所带来的环境危机。在多种CO2转化技术中,CO2电化学还原(Electrochemical CO2 Reduction Reaction,CO2RR)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技术。目前已开发出多种金属基电催化剂用于CO2电化学还原,
“十四五”规划提出,应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加快“数字化发展”。崂山民间故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崂山民间故事一直以来都是口耳相传,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青岛市崂山区文化馆曾多次组织采风队深入田间地头,整理出5600余个崂山民间故事,并出版《崂山民间故事全集》。在当下,文本形式的民间故事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传播需求,而数字化正在作为新的发展方式与途
自锚式悬索桥由于主缆直接锚固在主梁端部,其加劲梁需同时承受恒载、活载以及主缆传来的巨大轴向力作用,而主梁上的主缆锚固区,不仅要承担主缆锚固力,还需将巨大的主缆轴力均匀传递至主梁,因此主缆锚固区是关系到自锚式悬索桥安全的重要部位。为了明确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主缆锚固区板件的传力特点,以济南市凤凰路跨黄河的主跨428 m三塔四跨自锚式悬索桥为背景,建立主缆锚固局部受力分析的板壳有限元模型,计算最不利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