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认定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chenjian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同诈骗罪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于1997年刑法修订时新增设的罪名。该罪的设立,伴随的是市场经济中以合同作为载体的交易活动日益高发。尽管在刑法理论界对合同诈骗罪作出大量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市场交易行为的纷繁复杂,现有的合同诈骗罪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理论研究成果仍无法解决司法实践中所产生的一些问题。本文试图在相关刑法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司法实践,对合同诈骗罪的合同认定、非法占有的目的及行为方式等问题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及探讨,希望对我国合同诈骗罪相关理论的研究与司法实践中正确认定合同诈骗罪有所贡献。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重点研究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认定问题。首先,介绍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特征。其次,对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形式,包括书面、口头和其它形式作了说明,又结合案例分析了合同诈骗罪中“合同”形式认定的问题。最后,通过分析合同的本质特征,认为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包括劳动合同,排除行政合同。第二章重点研究合同诈骗罪中“行为”的认定。首先,介绍了合同诈骗罪中“利用合同”的认定;可知,判定合同诈骗罪中的行为是否利用合同:第一,从合同诈骗罪的客体性质来判定;第二,从行为人所实施客观行为的时间点是否处于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来判定;第三,从行为人所骗取财物的性质来判定。其次,介绍了合同诈骗罪的五种行为方式的认定。第三章重点研究了合同诈骗罪中“数额”的认定。首先,对合同诈骗罪中“数额”的法律规定予以说明。其次,探讨合同诈骗罪中“数额”的观点,确定了合同诈骗罪中“数额”认定的标准。第四章重点研究了合同诈骗罪中“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认定问题。首先,阐述了学术界对合同诈骗罪中“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理论观点,并总结了“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认定标准。其次,推定了“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事实因素,并结合案例予以说明。合同诈骗罪是近些年来,在市场经济发展调和下的新型多发性犯罪,由于他与其他金融欺诈性犯罪存在着交错与混淆,使得其在司法实践中对审判工作人员产生了困扰;并且合同类的诈骗罪对社会的危害也日益加剧。对此本文通过对合同诈骗罪主观方面的非法占有的目的和客观方面的利用合同、五种行为方式以及数额上的认定等问题的研究,力图正确界定合同诈骗罪,从而希望对司法实践和我国今后的合同诈骗罪的立法完善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采用单粒子模型数值研究了尘埃粒子在等离子体磁鞘中的运动.鞘层模型包含热电子、冷离子、中性粒子和尘埃粒子.等离子体磁鞘结构与无外加磁场的鞘层相比较其结构不同,数值模
柞伯簋是考古发现的西周早期重要有铭青铜器,因铭文记录了西周早期柞伯参加周王举行的一次大射礼而受到学界的重视,但各家看法不一,意见分歧较大。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
银行业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要素,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与人们各方面的经济生活都息息相关。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直接影响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即决定着银行的能否安全
飞机噪声污染环境及对人类的危害已受到重视,机场噪声对机场周围成年居民主观感觉的影响已见报道,但对儿童身心健康影响的调查罕见报告。学龄儿童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
文章将传统实验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利用氯离子传感器直接测量了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中Cl-的浓度,通过两电极Cl-浓度的变化,成功演示出了铜锌原电池中氯离子移动的实验现象。
钨的离子交换新工艺是利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钨酸钠溶液中不同离子的吸附能力的差异,又应用对树脂亲和力较小的离子能显著增加其浓度并能将对树脂亲和力较大的离子置换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化分工越来越呈现出详细化、专业化、独立化的特征,各分工之间的联系性越来越紧密,逐步形成了一条条产业链,各产业链又交织成一张张无形的相互关联的
一、案例[案例一]2013年4月,三位女生到办公室向我反映,她们宿舍有一位女同学行为较为怪异,时常在深夜开着台灯不睡觉,并且经常对着宿舍的物品发呆,一会哭一会笑,且对同一宿舍其他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将美国20世纪20年代称为"爵士时代",他把自己与生活其中的那个时代水乳交融的关系带入其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并以亲身经历及同妻子姗尔达·赛瑞的
目的 探讨原发性骶骨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1999年12月~2004年5月收治的24例原发性骶骨肿瘤患者,其中脊索瘤12例,骨巨细胞瘤7例,神经纤维瘤2例,动脉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