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侵蚀地形因子的尺度效应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ilak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形因子是进行水土流失研究的重要因子,地形因子的尺度效应已经为许多研究所证实。本文以黄土高原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陕西皇浦川流域为研究区域,从引入新的数据源和新的数据尺度转换方法入手,建立多分辨率的DEM,以此为基础提取不同分辨率DEM的地形因子,并对其随DEM分辨率变化而产生尺度效应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的内容和成果如下:(1)新的数据尺度转换方法,本实验的数据是来自航测方法获取的高精度的离散高程点数据,采用对点数据抽稀算法,生成不同密度的点数据即不同间距采样的高程点(相当于原始测量数据)。通过实验最终得到大量不同密度的高程点数据。(2)不同分辨率DEM的建立,利用获取的不同密度离散点为基础数据,采用基于信息含量分析的方法,点绘“坡度均方根和栅格尺寸大小”的曲线图,确定不同密度数据的最佳栅格尺寸即分辨率。然后插值建立相应分辨率的DEM,并进行质量评价。最终得到1m、2.5m、5m、7.5m、10m分辨率的DEM。(3)地形因子的尺度效应分析,在建立的DEM基础上提取包括坡度、坡长、曲率、等高线长度,以及在水文和土壤侵蚀模型有重要影响的沟壑网络、鞍部点、山脊线等地形因子,然后分析他们随着分辨率的变化而产生的变化。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坡度和曲率对分辨率的依赖性最强,随着栅格尺寸增大,平均坡度变小、坡度的最小值变大、最大值变小,曲率的变化也是同样的;坡长对栅格尺寸的依赖是有所不同,栅格尺寸主要对小坡长值产生影响;等高线长度对栅格尺寸大小的依赖是和等高间距有关系的,等高间距越小,对栅格尺寸依赖性越强;不同大小栅格尺寸的DEM数据对沟壑的影响主要是河流水系的微细节即小河流,对整个沟谷网络的分布影响不大。从山脊线和鞍部点的实验结果来看,栅格尺寸对其影响较小,甚至分辨率高的数据提取的时候会产生一些“误差”。
其他文献
区域承载力是区域人地关系的重要反映,承载力理论是区域人地关系定量研究的重要途径,是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也是衡量地球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宁夏中部干旱带地处我国半干
本文研究的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历史文化保护区旅游资源利用和开发模式的问题,核心是通过合理利用资源进行适度旅游的开发,来实现保护区保护与发展的共赢。   论文通过借鉴国内
长期以来,我国在区域发展的规划体系建设方面一直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其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最重要的一类综合性规划,其空间概念不强,内容过于宏观,难以起到指导具体开发
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围填海成为沿海地区缓解土地供求矛盾、扩大社会生存和发展空间的有效手段。   淤长型潮滩是动态增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