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是1989年被分离、鉴定出的一个新的禽白血病病毒亚群,与其它ALV亚群比较,该亚群病毒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env基因非常独特。ALV-J env基因与其它亚群的同源性很低,但是与正常存在于鸡体内的内源性EAV-HP序列有高达97%的同源性。该亚群病毒主要引起髓细胞瘤,而其它外源性ALV亚群主要引起淋巴瘤。ALV研究资料表明其致瘤性与env密切相关。env基因编码的病毒囊膜糖基化蛋白,包括膜表面糖蛋白亚单位(SU)(gp85基因编码)和跨膜糖蛋白亚单位(TM)(gp37基因编码)。利用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gp85基因两侧的序列为引物,从正常的SPF鸡胚、肉鸡胚、良凤花鸡胚和土鸡的基因组中扩增出完整的内源性类ALV-Jgp85基因序列。这四种不同来源的品种与已报道的DF1细胞的内源性类ALV-Jgp85基因的同源性依次为98.5%、96.7%、98.6%、95.2%;与ALV-J原型株HPRS-103的同源性依次为97.3%、95.2%、97.6%、94.9%;与外源性IMC株的同源性依次为90.4%、88.5%、90.7%、89.6%。这将为深入探讨内源性类gp85基因在感染ALV-J发病的过程中表现了何种参与作用提供有利的基础。利用Bac-to-Bac系统成功地构建并表达了ALV-Jgp85-like蛋白,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Western blot两种免疫学方法检测,其结果表明,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的ALV-Jgp85-like蛋白与ALV-Jgp85一样可被抗ALV-J的单抗JE9所识别。Western blot结果表明ALV-Jgp85-like蛋白质条带分子量大小为35KD,与非糖基化的ALV-Jgp85蛋白质条带分子量大小(36KD)接近。本研究揭示了正常情况下ALV-Jgp85-like基因的活性状态及它们与外源性病毒gp85表达物免疫学共性和差异。本研究所构建的重组杆状病毒可大量增殖,同时获得大量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囊膜蛋白,将来可能用来代替ALV-Jgp85蛋白作为ELISA的检测抗原,用以检测ALV-J病毒感染。本研究弥补了国内此方面的空白,对反转录病毒感染的机制及其进化等方面的认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