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骺板损伤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常引起患儿肢体短缩及内翻或外翻畸形。目前,临床上通过骨桥切除、自体脂肪填塞等方法治疗儿童骺板小于35%的损伤面积获得一定疗效,但对于超过50%的大面积损伤,由于植入物仅起到填塞作用,没有生长能力,疗效欠佳。近年来,骺软骨组织工程为儿童骺板损伤的修复带来了新的希望,但迄今为止,组织工程材料如胶原凝胶、明胶海绵、琼脂糖、壳聚糖、脱钙骨基质等尽管能为种子细胞提供三维空间环境,却无法提供类似细胞外基质的微环境,使种子细胞的生长及增殖受到影响,分泌Ⅱ型胶原和糖胺聚糖等细胞外基质的能力明显下降。而支架材料当中,可注射性支架材料因其创伤小、可塑性强而逐渐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但通常使用的凝胶类可注射性支架材料,细胞外软骨基质成分有限,不能充分满足骺板软骨特有的生理要求,而且与固态支架相比,缺乏良好的细胞贴附条件。本实验正是以此为出发点,选取藻酸钙(ALG)和骺板软骨细胞外基质(CACECM)以及葡萄糖酸钙复合物作为可注射型水凝胶,将CACECM三维支架的充分贴附性以及藻酸钙凝胶的良好可塑性两大优势相结合,然后与骺板软骨细胞混合后行体外培养,达到修复骺板软骨损伤的目的。目的分离提取天然骺板细胞外基质,应用脱细胞骺软骨细胞外基质与藻酸钙结合作为可注射型水凝胶材料,构建良好可塑性和生物特性的组织工程化骺软骨,并对其理化性质及生物相容性进行检测。方法(1)提取天然胎牛胫骨近端及股骨远端的骺板软骨组织并用超湿法进行碎粉;通过有机溶剂及差速离心等方法获得骺板软骨细胞外基质(CACECM),复合藻酸钙(加10%葡萄糖酸钙)制备成可注射性水凝胶材料,行DNA及GAG定量检测。(2)再与体外扩增的2周龄新西兰白兔第二代骺软骨细胞复合后进行体外培养后行组织学检测,观察细胞的生长增殖情况。并植于实验兔背部脊柱两旁皮下,8周后取材进行形态学观察及组织学检测,观察可注射性水凝胶材料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结果(1)获得的骺板细胞外基质微丝中含有大量Ⅱ型胶原及糖胺聚糖等细胞外基质成份。制备的可注射型水凝胶材料有较好的生物性能。(2)培养出的组织工程化骺软骨组织细胞生长良好,具有分泌软骨基质功能;可注射性水凝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结论本实验将异体脱细胞骺软骨细胞外基质与藻酸钙及葡萄糖酸钙结合,可以作为良好的可注射型水凝胶材料应用于组织工程化骺软骨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