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产阶级的资本家——《鲁滨逊漂流记》中权力关系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fg21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是十八世纪的经典小说之一。经过几个世纪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与不断探索,研究成果颇丰。对于这部经典小说,研究的角度也涉及多个方面如宗教信仰的研究、原型批评的研究、殖民与后殖民批评研究、以及社会学经济学研究。本文主要从权利关系解读,结合传统的理论如殖民主义及后殖民主义,并以福柯的知识——权利思想,赛义德的他者和主体性为理论支撑,分析得出小说中构建的有效权力关系。鲁滨逊充分利用知识、工具、以及《圣经》这个帝国的宗教文本,既挑战了旧有的传统秩序,同时又巩固了自我地位,并为鲁滨逊从一名中产阶级的普通民众到上层阶级的殖民者的转变提供了基础。笛福塑造鲁滨逊这个来自于中产阶级的代表人物,通过海外冒险以及海外殖民最终获得物质上的巨大收获,而这种成功是英帝国从封建国家变为帝国主义国家的写照。通过分析权力关系的构建,反映出笛福个人的政治观和经济观。另外,在探讨权力关系的同时,本文对涉及主体性及空间等议题也进行了相关性的解读。  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除去绪论和结论两个部分,共三个章节。  绪论主要介绍小说相关背景以及笛福个人的政治观和经济观,首先简要讨论笛福个人政治生涯以及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这部分针对笛福对英国上层社会和资产阶级的态度,分析他的这些个人因素怎样影响了他作品中人物的塑造。  第一章为经济基础与权力关系的转移。这一章分为两个小节,第一小节为经济因素与权力关系的形成。这小节追溯十七、十八世纪的英国的经济状况和政治背景,以及英国通过海上贸易发展经济,最后成为世界的头号帝国。在权力关系当中,英国处于中心地位,并占据着经济上的优势,这些都为权力关系的构建提供了可能。通过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控制,英国拥有着权力关系中的主导地位。这一部分与下一部分相互照应,小说的主人公鲁滨逊成功的书写某种程度上是英国崛起的一个写照。第二小节结合了中产阶级相关背景,十七世纪中产阶级处境,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光荣革命对英国的经济政治产生的影响,社会格局的变化引起的权力机构以及权力关系的变动,分析鲁滨逊作为一名来自中产阶级帝国殖民者怎样构建了以他为中心的权力关系的,其中经济因素为他权力关系的构建起到了怎样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讨论了知识、暴力和基督教在权力关系的构建中的作用。本章分为三小节,第一小节阐述了知识作为一个基础,为权力关系的构建提供了前提和可能。而暴力和宗教也可以看作是知识传播的其他方式。第二小节讨论了小说中鲁滨逊怎样通过暴力获取权力,并建立权力关系的。第三小节从宗教的角度分析了小说中权力关系的构建和人物间权力关系。  第三章讨论了权力关系在主体性与他者间关系的体现。分为两小节。第一小节介绍主体性及他者等相关背景,第二小节从空间的角度对小说中权力关系进行分析,并从他者的角度分析鲁滨逊与其他人物主要是星期五间的权力关系。  本文的最后为总结部分。通过以上对经济因素及中产阶级等背景,知识,暴力及基督教与权力关系,及权力关系相关的空间和他者议题的分析,反映出鲁滨逊作为一名来自英国中产阶级的普通人,逐步成为一个社会上层资本家的变身。这一形象的塑造不仅是体现了他个人的政治观点,也是英国从封建社会走向帝国主义的一个写照。在鲁滨逊的“华丽转身”过程中,笛福通过多种途径来书写建构权力关系的图谱,如经济因素的变化导致权力关系的变化;知识,暴力武器与宗教文本对于权力关系至关重要的影响;空间上分布影射权力关系的构成等。简言之,通过对小说权力关系的分析,反映出英国集权的思想。
其他文献
教科书是实现英语课程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的主要来源,因此对其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
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生活在人类历史的同一时代,都是十六世纪最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品《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的《罗米欧与朱丽叶》被称为中西方戏剧史上最绚丽的两朵奇葩
Krashen(1982)提出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输入假说主张当习得者接触到足够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就能自然习得语言。而“情感过滤”假说认为,影响英语学习的情感因素如同可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