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缓解水稻硼胁迫的效应及其土壤化学机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aimingmingg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硼是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对植物健康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土壤中的硼含量过低或过高均会对植物造成胁迫进而影响其生长发育。有关硅缓解某些作物硼胁迫的效应研究已有报道,但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开展相关研究对于调控土壤硼素供应,修复与利用硼污染土壤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在消除硅酸钠碱性和伴随离子差异的条件下,以水稻-土壤体系为研究对象,开展盆栽试验、水培试验和室内模拟试验,研究缺乏或过量硼胁迫下施硅对水稻细胞超微结构、逆境生理特征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硅对硼在土壤(氧化铁)固、液两相的形态、行为以及有效性的影响,通过红外表征等技术结合矿物学与土壤化学的理论,揭示硅缓解水稻硼胁迫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农业生产中合理配施硅、硼肥,修复与利用硼污染土壤提供科学依据。得到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硼的缺乏(0.024 mg/L)或过量(120 mg/L)均会对水稻细胞超微结构产生不良影响,进而改变生理活性,抑制水稻幼苗生长。施硅(30 mg/kg、60 mg/kg)能够明显缓解这些胁迫症状。与对照处理相比,硼胁迫条件下水稻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基质及基粒发生变化、线粒体形状改变且嵴减少;硼缺乏会使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分别降低14%、19%和10%;硼过量会使这些指标分别降低26%、30%和37%。硼缺乏或过量使细胞差别透性分别提高15%和36%,丙二醛(MDA)含量分别增加18%和31%,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分别增加34%和32%,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增加23%和6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分别增强6%和55%、11%和20%、7%和20%以及26%和59%,根系活力下降19%和51%。施硅可缓解硼胁迫对水稻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调节幼苗体内硼的积累量与存在部位,使叶绿体基质变宽,基粒片层排列有序,叶绿素含量增加(P<0.05),线粒体形态恢复,嵴增多,增强膜系统的抗性,降低抗氧化酶活性,减少活性氧含量,平衡渗透调节物质,增加根系活力。2.硅和硼在溶液中共存时可通过影响各自的聚合、解离或以二者共聚的方式来影响硼的生物有效性。Visual MINTEQ拟合结果显示,对硼缺乏处理而言,施硅可使溶液中H3BO3的存在比例从99.56%降到1.64%,H2BO3-的比例从0.44%升到96.91%,同时出现新的物质Na H2BO3;对硼过量处理而言,施硅可使H3BO3的存在比例从99.94%降到22.88%,H2BO3-的比例从0.06%升到75.93%,同时出现新的物质Na H2BO3和H5(BO3)2-。上述结果说明施硅可使溶液中的硼更倾向于无效态。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硼缺乏处理中施硅后,B-OH和B-O吸收峰减弱甚至消失,Si-O吸收峰减弱甚至消失,Si O4(链状)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波数减少、基团稳定性减弱,这表明溶液中的硅可能以植物更易吸收的单分子存在,从而促进了水稻的生长。在硼过量处理中施硅后,B-OH的吸收峰峰型加宽;B-O键发生移动;在1058 cm-1处出现新的特征峰,这可能是溶液中硅与硼发生反应,新生成了Si-O-B或B-O-Si,降低硼的有效性,缓解了硼过量对植物的损伤。3.硅可影响硼在土壤固-液两相的化学行为,进而影响硼的生物有效性。在硼施入量相同时,土壤对硼的吸附量随着硅施入量的增加而减少(P<0.01)。土壤对硼的吸附动力学过程是包含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的一个复杂过程,施入硅可影响土壤对硼的各个吸附过程。在Langmuir模型(R~2>0.98,n=7)中,施硅可使吸附平衡速率常数(KL)增大,使土壤对硼的最大吸附量(qm)和最大缓冲容量(MAC)降低;在Freundlich模型(R~2>0.97,n=7)中,随着硅添加量的增加,土壤对硼的吸附容量(KF)和吸附强度(1/n F)均在降低;在Temkin模型(R~2>0.67,n=7)中,随着硅添加量的增加,吸附热(b T)逐渐增大,土壤对硼的吸附势(AT)逐渐减小;在D-R模型(R~2>0.98,n=7)中,硼的吸附自由能E值随着硅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使土壤对硼的吸附反应逐渐趋近于离子交换吸附。4.硅对硼在针铁矿固-液界面化学行为的影响与其在土壤中的情况基本一致,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硅影响土壤中硼生物有效性的机制。针铁矿对硼的吸附量随着硅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少。根据各模型的拟合结果可知,针铁矿对硼的吸附过程更倾向于物理吸附,施入硅可加快针铁矿对硼的吸附平衡速率,降低针铁矿对硼的最大吸附量和吸附点位,减少针铁矿对硼的缓冲容量和吸附势。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同时施入硅、硼的处理中,硼的特征峰减弱,硅的特征峰峰值减少,Fe-O-Si基团发生变化,由此推测可能形成了Fe-O-Si-O-B。5.硼水平不同,施硅对土壤中硼的赋存形态影响不同,相应地改变硼的生物有效性进而缓解硼缺乏或过量对水稻幼苗的胁迫。随着硼添加量的增加,土壤中水溶态硼、吸附态硼、铁氧化物结合态硼和锰氧化物结合态硼含量有所增加,残余态硼的含量并未有明显变化。在未施和常量施硼的处理中,土壤中水溶态硼的含量随着硅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P<0.01);而在过量施硼的处理中反之(P<0.01)。在未施和常量施硼的处理中,土壤中吸附态硼、铁氧化物结合态硼、锰氧化物结合态硼的含量随着硅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少(P<0.01);在过量施入硼的处理中反之(P<0.01)。在未施、常量和过量施入硼的处理中,土壤中残余态硼的含量并未随着硅添加量的增加而有显著变化。综上,硅缓解水稻幼苗硼胁迫的机制与硅可增强水幼苗抗逆性、调控硼在其体内含量及存在部位、影响土壤中硼的赋存形态及其在溶液中的存在形态和硼在土壤固-液两相的化学行为等有关。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以学习任务群来重构语文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基于此,文章就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展开讨论,围绕学习这一中心,探讨课堂活动中的多元化评价方式。
期刊
西瓜(Citrullus lanatus)作为最受欢迎的园艺作物之一,因其果肉多汁口感甘甜清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我国西瓜生产与消费位居世界之首。西瓜为典型喜光型作物,然而设施秋冬季节栽培日照短、光强弱、有效光少等胁迫严重影响西瓜正常的生长与发育,降低了西瓜果实的商品价值,成为影响设施西瓜效益的重要因素。本文选用两种不同瓤色的小果型西瓜,在秋冬茬(10月-翌年1月)设施栽培中使用发光二极管(Ligh
学位
天女木兰(Magnolia sieboldii K.Koch)是著名的观赏和药用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种子属于形态生理休眠类型,自然繁殖能力极弱。本研究以天女木兰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激素处理找到打破种子生理休眠的吸胀条件;以此为基础,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及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挖掘到与种子生理休眠解除密切相关的MEdarkturquoise模块及模块内的核心基因Ms DOG1;通过PC
学位
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SCN)病可以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每年因病害造成大豆生产损失约数十亿美元,目前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是种植抗病品种,但新的抗性品种资源和抗性基因亟待开发。现有的研究表明大豆可通过调节氨基酸代谢实现抗性,而大豆胞囊线虫也分泌效应子影响芳香氨基酸代谢而抑制抗性,这暗示芳香族氨基酸代谢同大豆对胞囊线虫的抗性紧密相关。前期筛选到与抗性相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
学位
黄土-古土壤序列形成发育过程复杂,其成土作用与沉积作用同步进行而有别于传统土壤发生过程,对其铁的迁移和转化了解不清。铁同位素组成分析能够明确土壤铁元素迁移的方向,揭示铁的迁移机理,更准确详尽地反映成土过程中铁的迁移和转化信息,为深入研究土壤发育过程提供新的研究手段。为此本研究以中国东北典型黄土-古土壤序列及不同形态铁锰新生体为研究材料,综合运用土壤学、地球化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方法,采用不同形态
学位
生物固氮(BNF)是通过转换大气中的氮气(N2)来补充土壤氮(N)库,减少化学氮肥施用的重要方法。固氮微生物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豆科作物的共生固氮是最重要的固氮方式之一。田间豆科植物经常施用有机物料,玉米(Zea mays)秸秆和生物炭是常见的添加物料。这些实践常会诱导土壤固氮微生物(diazotrophs)的生长并刺激BNF,同时对豆科作物的共生固氮产生影响。关于秸秆和生物炭的施用对土壤(包括深
学位
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许多商业银行结合互联网进一步丰富自身的金融产品,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银行消费者的金融权益保护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老年人群体,由于缺乏一定的互联网素养,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很难采取相关的措施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基于此,文章对互联网金融创新背景下老年消费者的金融权益问题与维护措施进行分析。
期刊
随着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信息化农业技术推广方法正改变着人们获取农业知识的方式。问答社区是当前最普遍的信息化农业技术推广方式,现已积累了海量覆盖农业生产全过程、各领域的农业问答数据。但是这些具有实际应用和理论研究价值的农业文本并未得到充分、全面、高效的利用,主要原因包括:农业文本多以非结构化形式存储,无法准确转换为结构化文本;问答社区产生的农业文本具有数据量大、结构
学位
日光温室是我国独具特色的高效节能设施类型。由于日光温室结构简单、配套设备不完善,导致冬季寒冷季节日光温室番茄栽培常常处于亚适宜环境条件下。而国外大型连栋温室作物生长模型多以适宜的环境因子作为主要参数建立,难以在亚适宜环境频发的日光温室中应用。为此,本研究从直接反应作物整体变化的表型重量入手,采用作物实时重量和温室实时环境检测系统,建立基于作物实时重量的日光温室番茄植株鲜重生长量、以及植株蒸腾量与需
学位
本文是作者针对中央空调系统的试验,设计基于某公司EBI楼宇自动化平台的智能控制空调系统试验平台。介绍该平台的功能特点、结构、控制系统软硬件组成和控制策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