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酸酯化生产工艺多数采用硫酸作催化剂,而用304和316不锈钢制造的设备因腐蚀严重而经常停产维修,运转一定时间就需要更换,经济损失巨大。这就要求设备更加可靠、安全及具有多功能性,方法就是改进设备材料。本文首先采用失重法对镍基合金在酯化体系中的腐蚀进行研究,分别考察了不同体系、温度、硫酸浓度和浸泡时间对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体系对合金的腐蚀影响最明显;而且合金59比合金31更耐腐蚀,合金59的腐蚀速度为0.050g/m2·h,合金31的腐蚀速度为0.266g/m2.h。温度对合金腐蚀速度有着显著的影响,当温度低于95℃时,合金的腐蚀速度变化不大;当温度高于95℃,合金的腐蚀速度开始加快,合金59从最初的0增大到0.050g/m2.h,而合金31的变化最显著由最初的0.008g/m2·h增大到0.136g/m2·h。随着硫酸浓度的增大,合金腐蚀加速合金59的腐蚀速度由0.030g/m2.h增加到0.102g/m2.h,合金31的腐蚀速度由0.030g/m2.h增加到0.290g/m2.h。随着浸泡时间的变化,金属的腐蚀速度几乎不发生变化。运用极化曲线和电化学交流阻抗(EIS)法研究了镍基合金在硫酸-醋酸体系中的电化学性能,考察了不同硫酸质量分数、温度(室温-100℃)对不锈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时镍基合金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随着温度的升高,腐蚀速率加快;在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中,镍基合金的腐蚀速率随着硫酸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变化不大。实验结果与失重实验结果一致。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金属的表面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304、316不锈钢腐蚀剧烈,而且还伴有孔蚀。镍基合金与304、316合金相比腐蚀轻微,合金31只发生轻微的腐蚀,合金59几乎没有发生腐蚀。运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合金表面钝化膜的组成。结果显示,表面膜主要由Cr2O3、CrOOH/Cr(OH)3、NiOOH、γ-FeOOH/Fe(OH)3、MoO3、Fe2(MoO4)3所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