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岐黄”养生温灸包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前列腺素F2a(PGF2a)及β—内啡肽(β—EP)的影响,从神经内分泌角度来探讨灸法对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为今后灸法的改良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年龄在20~30岁符合诊断标准的原发性痛经育龄期未婚女性62例。随机分为温灸包组32例、艾炷灸组30例,选取关元、中极、气海为主穴,于经期前7天开始施灸,每日1次,灸到月经来潮为止。两组均以三个月经周期为观察疗程,在接受治疗前、后一个月月经周期的24~48小时内,分别检测一次下列观察指标:(1)治疗前后均抽取肘静脉血作β—内啡肽(β—EP)放射免疫测定及前列腺素F2a(PGF2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2)采用月经情况调查问卷表进行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疼痛评分。结果:(1)治疗组疗效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但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疗效与病情轻重程度、病程长短均无明显相关。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对寒湿凝滞、气滞血淤、气血虚弱三种类型痛经患者有明显改善,而肝经郁热疗效不显著。(2)两组治疗前血清前列腺素F2a(PGF2a)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前列腺素F2a(PGF2a)较前有明显降低,但两组降低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3)两组治疗前β—内啡肽(β—EP)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β—内啡肽(β—EP)均较前有明显升高,但两组升高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温灸包组和艾炷灸组均能明显改善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症状。(2)温灸包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与艾炷灸相比无明显差异,提示温灸包与艾炷灸均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方法。但艾炷灸操作不方便,有一定危险性,而温灸包不仅避免了这些问题,而且可自行操作,大大的缩短了就诊时间。因此说明温灸包可以代替艾炷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为今后灸法的改良提供客观依据。(3)灸法能较好地调节前列腺素及神经肽的分泌,从而能明显改善原发性痛经患者临床疼痛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提示灸法通过调节机体的神经内分泌来改善原发性痛经患者内在环境从而达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