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舒血宁、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酐、654-2、罂粟碱等联合应用介入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近期临床疗效,探讨影响介入治疗疗效的因素。方法:收集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由在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2003年4月~2006年10月行介入治疗的成人股骨头坏死患者29例(40髋)。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通过术前问卷、体检完成治疗前Harris髋关节评分,采用Seldinger技术,对患髋进行二次介入治疗;灌注药物为舒血宁20ml、尿激酶30万单位、低分子右旋糖酐200ml、654-220mg、罂粟碱30mg,通过两次介入前血管计数评价血运改善情况,通过门诊随访的方法完成介入后疗效及Harris髋关节评分资料的收集。并通过年龄、病因、体重指数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多层次比较,以总结舒血宁、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酐、654-2、罂粟碱等联合介入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近期疗效和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1、介入治疗后,经分别6、12个月的随访,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从74.84±5.68提高到84.53±7.41,总体优良率为由原来的30%提高到72.5%。近期不同的随访时间(6个月、12个月)疗效经t检验(P>0.05),没有显著差别。2、影像学方面:X线检查:本组病例随访6个月,29例40髋中有9髋(22.5%)有修复改变;12个月后复查,28髋中,有1髋(2.5%)明显修复,14髋(35%)部分修复,修复率为37.5%。血管计数:两次介入药物灌注前血管计数经t检验具有显著差别(P<0.05)。3、影响预后因素:低年龄组效果较好,高年龄组效果较差;体重指数、病因等对近期疗效没有明显影响。结论:1、舒血宁、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酐、654-2、罂粟碱等联合应用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以改善股骨头血供,明显缓解髋部疼痛,延迟乃至避免施行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较可靠和有效的方法,其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的观察。2、介入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预后与年龄方面具有密切的关系,而体重指数、病因等差异并不影响其近期疗效。因此对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治疗应该进行个体化选择,对于年轻的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建议行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