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推行,作为农民政治参与重要形式的村委会选举,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仍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农民投票选举村委会成员,是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农民参与村委会选举的程度和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村民自治的发展水平,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同,其村委会选举参与水平也不尽相同。因此,本文基于CSS2017的大数据,以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为研究视角,探讨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其村委会选举参与行为和参与意愿的影响,为提高村委会选举参与度提出一些对策建议。首先,结合国内外关于社会经济地位和村委会选举参与研究的相关文献,明确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村委会选举参与的测量指标: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包括主观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和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又可划分为收入、受教育程度和工作状况三个维度,主观社会经济地位是指农民对自身所处社会经济地位的主观感受。村委会选举参与包括村委会选举参与行为和参与意愿。其次,在描述性统计的基础上,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民的村委会选举参与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村委会选举参与行为的回归分析中: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状况和主观社会经济地位感受显著正向影响村委会选举参与行为,农民的个人收入对村委会选举参与行为的影响不显著。村委会选举参与意愿的回归分析中: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显著正向影响参与意愿,农民的个人收入显著负向影响参与意愿,农民的工作状况和主观社会经济地位感受对参与意愿的影响不显著。最后,基于对农民村委会选举参与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培育参与型公民文化;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培养农民的民主和法制意识。